衡水股骨头医院的门诊大厅,清晨便已人影穿梭。步履蹒跚、面容因痛苦而紧锁的患者,与步履轻快、展露康复笑颜的身影在此交汇。院长李红印的目光常在此驻足,他说:“这里每一张面孔背后,都是一个被骨病拖拽着下沉的家庭。医疗的本质,是生命托付。如果我们只盯着账本,却丢了技术精进和患者体验,那就彻底背离了医者的初心——医院理应是绝望者能望见的那座灯塔。”
在民营医院经营者身份与医者使命之间寻求平衡,李红印的砝码始终明确向生命价值倾斜。
技术之光:照亮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新生
“股骨头坏死”,这五个字足以击垮许多家庭。患者常因剧痛丧失行走能力,劳动能力归零,进而陷入生存与尊严的双重绝境。2025年,一个十四岁男孩的遭遇深深烙印在李红印心中。严重的股骨头坏死曾令其学业中断,体育中考更成奢望。经过李红印独创的“李氏三联疗法”系统治疗,男孩最终不仅重返课堂,更在体育考场上挥洒汗水。出院时,孩子母亲紧握李红印的手,泪水决堤:“你们救的不只是孩子一个人,是我们整个家啊!”
“是的,我们治的或许是骨病,但真正要救赎的,是那颗被痛苦磨蚀的心,是那个被拖垮的家。”李红印语气沉静却充满力量。在他看来,一名真正医者的价值,正在于以精湛医术为支点,撬动患者及其家庭重获生活希望的可能。
信任基石:敬畏生命是终极竞争力
在公众对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心存疑虑的当下,李红印对此毫不回避:“医疗绝非冰冷交易,而是生命的接力赛。医院当然要生存发展,但任何利润都决不能凌驾于生命尊严之上。”衡水股骨头医院将这一理念化为铁律:坚决杜绝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李红印坦言:“这样做,账面上的收入或许少了,但患者的信任与社会的口碑,才是医院最坚实、最珍贵的财富。”
当被追问民营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时,李红印给出了超越“技术”与“服务”表层答案的洞见:“技术和服务是‘术’,而对生命价值发自灵魂的敬畏,才是驱动一切的‘道’。”他认为,唯有将这份敬畏真正内化为医院的制度基因、管理决策的底层逻辑、员工行为的自觉准则,并浸润在患者就医体验的每一个细微触点,才能锻造出难以复制、穿透人心的深层竞争力。“当‘道’融入了骨髓,医院所自然散发的信任感、安全感和人文温度,便是最强大、最持久的磁场。”
这份“敬畏之道”在衡水股骨头医院绝非虚言。它体现在资源配置坚决向临床一线和患者需求倾斜;彰显于主动施以援手帮扶经济困难患者;更聚焦于医护人员薪酬绩效与患者满意度深度挂钩,激励团队将敬畏之心具象于每一个有热度的行动。
终极拷问:医道即人道的时代答卷
访谈最后,李红印以凝练的话语道出其毕生坚守的办院主旨:“医道即人道。我们每一个医疗决策,都必须经得起三重灵魂拷问,是否真正缓解了病痛?是否切实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为身处绝境的人带来了生的光亮?”
“守护生命尊严,践行可持续医疗”——李红印的承诺不仅镌刻在医院宣传片字幕上,更融入衡水股骨头医院运行的脉搏之中。在医疗市场化浪潮与生命伦理的碰撞中,李红印以其沉静而坚定的实践昭示:当一家民营医院将敬畏生命奉为至高信仰,将社会责任置于核心,把患者健康视为终极目标,它便能在时代大潮中锚定价值坐标,写下一份关于“医道即人道”的厚重答卷。这份答卷,由那位体育中考少年重新奔跑的脚步书写,由无数个被挽救的家庭重燃的希望之光印证。
王亚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