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连环画

吴树岗

    如今的世界,色彩斑斓、信息爆炸,各种精美的图书、酷炫的电子读物层出不穷。然而,在我心中,却始终无法忘却那曾经陪伴我度过无数美好时光的连环画。在那个物质匮乏、娱乐方式单一的年代,连环画就像是一扇神奇的窗户,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看到了无尽的精彩与奇妙。每每想起,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与感慨。

  我是“七零后”,小时候就对连环画情有独钟。当时家里生活拮据,一年也买不了几本书。为了多接触连环画,放学或假日,就去左邻右舍交流阅览。小镇上有几家书铺,出租的连环画一堆堆、一摞摞。店家把书的封面贴在墙壁上,并整理编号,每本租金一到三分钱。我和同伴们坐在小木凳上津津有味地品读着,虽然书里的字认得不全,但是看得依然认真仔细。

  见我对连环画十分感兴趣,父母引导我,利用劳动收获丰富自己的书籍和知识积累。他们说,有了通过辛勤劳动来获取零钱这个自力更生的过程,对生活才会更加珍惜和热爱。所以,我常常在假期里去捡废铜烂铁卖给废品收购站;捡杏核、桃仁、蝉蜕卖给中药材店;冬天给蔬菜门市部搬运大白菜……

  我村离县城很近,县城里有个新华书店,书柜里连环画很多,有古典名著、民间传说、人物传记、战争故事、武侠传奇等题材。人们最爱看的是四大名著,尤其是《西游记》。一集集连续出版,跨度时间长,我梦寐以求的就是想攒够一套。我常常来店里看看有没有新版的书,贪婪地扫视着那一批批摆放在书架上的连环画。其中有我最爱看的《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大闹天宫》。最后心疼地掏出口袋里仅有的两角钱买了一本,它散发着一缕淡淡的墨香,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装进书包里。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看了一遍又一遍,睡觉时还把书压在枕头底下,怕被别人抢走似的,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自己有了连环画,免不了在同伴之间炫耀一番。一个人坐着,其他小伙伴围着,你掀一页他掀一页,到最后一本新书被翻阅脏了,我心疼得要掉泪。

  我读书不怎么用心,却迷恋连环画。上课时偷看,被老师发现当场没收,并训斥一顿。还有一次,我刚买了一本连环画,就被姑家的表哥拿去了,害得我哭了整整一夜。时间长了,买的书就多了,在书的扉页写上自己的名字,以免同伴之间互相拿错。还恳求邻居张大爷做了一个上锁的小木箱,把所有的书装进去,以便随时翻看。

  我的父亲今年八十六岁,身体健康,但左腿有腿疾,走路不方便。父亲的腿是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摔伤的,那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事。那时候,父亲在离家五公里的乡镇工作,为了体面,母亲用卖鸡蛋换来的五元钱给他买了一双黑牛皮鞋,父亲每天上班都穿着。

  父亲答应我每周买一本连环画。一个周末,父亲因单位开会下班晚了,书店已关门了,连环画没有买到。我很生气,趁着父母不在屋里,偷偷把一只皮鞋扔进灶火膛里。母亲点火做饭时闻到一股胶皮味,赶紧用小铁钩把皮鞋拽出来,发现已经烧焦了。母亲看了看我,好像知道了怎么回事,伤心地掉下眼泪。父亲见了很恼火,从来没发过脾气的他一巴掌朝我打过来,可手掌停在半空又缩了回去。母亲对父亲说:“毕竟是个孩子,不懂事,说两句算了。”我虽然知道错了,但还是意难平。又是一个周末的傍晚,乌云密布、雷声阵阵、大雨瓢泼。父亲推着自行车踉踉跄跄地进了家门,全身湿透,衣服上还沾满了泥巴。他在工作包里拿出一本崭新的连环画给我,只见父亲咬着牙,脸蜡黄,腿肿得像面包一样。原来,父亲下班后去买连环画,由于道路泥泞,不慎滑倒在路旁的沟渠里摔伤了腿。那一刻,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下来,一滴滴地落在连环画上。

  阅读连环画收获很大,它使我丰富了知识,也从中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花开花落几春秋,时过境迁,我儿时积攒的连环画也不知去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承载着我最纯真美好的童年记忆和成长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