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日益完善的公共设施,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今,徜徉在桃城区中华大街街道的街头巷陌、社区小区,一个转身凝眸、一次驻足聆听,总能与这里的文明不期而遇。


  近年来,桃城区中华大街街道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坚持为民惠民靠民,整合各类资源力量,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让城市的外在更加迷人,内在更有韵味。


  “小网格”彰显精准服务“大作为”


  8月7日上午8时30分,同乐里社区的网格员佟志会准时出现在宋家村小区,不时和来往的居民打着招呼。他当天的工作计划是走访3号楼1单元。“这是老旧小区,1单元常住7户,22位居民,住一楼的是两位老人,孩子们都在外地……”说起自己网格内的情况,他如数家珍,每栋楼的详细情况早就装在他的脑子里。



  中华大街街道积极吸收居民代表、退休党员、小区物业和保安、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多元力量,建立“街道—社区—片区—小区—单元”五级网格体系。今年以来,累计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便民服务等1100余件,政策宣传走访9000余人次,宣传引导居民1.5万余人次。


  刘志光是裕丰社区五中生活区五级网格员。他热心服务居民,对网格内的大事小情心知肚明。在与居民的深入接触中,他总结了一套特色工作方法,即做到“三活”(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四清”(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服务设施清、隐患矛盾清),“五勤”(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被街坊邻居称为化解矛盾的“和事佬”、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像刘志光这样的网格员不在少数。走街串巷,宣传惠民政策;上门服务,排查安全隐患;走访入户,征集居民意见……他们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不断优化服务水平,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



  小网格、大担当。为增强为民服务精准性,中华大街街道组织开展“征建议、问意见、促提升”入户走访专项行动,辖区网格员登门入户,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截至目前,累计走访19791户,征集意见建议352件,通过明确责任人员,制定具体进度计划,涉及街道、社区、物业层面的问题均已全部解决到位,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居民,提升居民获得感。


  “小阵地”释放为民惠民“大能量”


  8月8日中午11时20分,中华大街街道办的幸福餐厅里人气火爆,20多位老人正开心就餐,还有20多位老人在排队买餐。厨师们正为前来就餐的老年人群体提供热情周到的打餐服务。


  “这里饭菜可口卫生,菜品丰富,荤素搭配,价格实惠,而且环境好、服务态度好,真是为我们老年人解决了大问题!”年逾八旬的李久忠笑着说,他几乎每天中午都来这儿买饭,是社区食堂的忠实“老主顾”。



  “目前,幸福餐厅共设立60个餐位,日均客流量270余人。”社区食堂负责人宋亚翠介绍,开办社区食堂,主要就是顺应群众所需所盼,缓解社区失能、独居、高龄、生活困难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还重点给辖区60岁以上老年群体、低保户、计生特扶家庭提供就餐补贴服务,并给高龄和行动不便人群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吃上“热乎饭”。目前,中华街道共建有“幸福餐厅”、华东社区“衡之味”、育新社区食堂、福苑社区食堂、广厦社区食堂、御龙湾社区食堂6个社区食堂,解决了辖区600多名老年人就餐问题。


  中华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整合资源、拓宽渠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积极打造文明实践惠民服务圈。



  除社区食堂外,他们还为辖区80岁以上老人举办“爱心敬老情满中华”主题集体生日会,搭建欢聚、乐融的交流互动暖心平台;建有4个高标准儿童友好型社区,通过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文体特色活动、心理健康辅导、法制安全教育、儿童议事会等活动80余次,关爱儿童健康成长;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成立“益启爱”社区·学校,招募8支志愿服务队30余名专业老师加入,根据居民意愿需求开设家庭关系赋能、艺术舞蹈、书法等10多种培训课程126期,参训居民3500多人次,努力打造社区“15分钟学习圈”;整合21个社区文艺队伍,成立“繁花艺术团”,包含模特团、舞蹈团、器乐团共计58个小团队,每月开展文化活动,目前参与演出40多场次,丰富了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小物业”实现小区文明“大提升”


  “有一次,我家老人出门倒垃圾,不小心摔倒磕伤下巴,巡逻保安发现后,立马联系物业经理拨打了120,将我家老人及时送到了医院。”说起“红色物业”金海物业,凯旋城东区一位居民连连称赞。



  中华大街街道以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为基础,以健全党建联建机制为抓手,以推进专业化物业服务全覆盖为重点,实施“七个一”红色物业建设标准,积极开展争创“百个红色物业小区”攻坚行动,切实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改善居民小区生活品质。


  他们统筹整合辖区内各方力量,构建“红色物业联盟”,联盟成员单位轮流“主事”,组织辖区物业公司定期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破解服务难题、增强服务能力,让小区居民享受到有品质的物业服务。


  中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菜单式”服务,实现小区管理精细化、精准化、精心化。如福苑社区丽景福苑小区的楼栋特色文化建设、育新社区盛世桃城小区的“楼道月月谈”活动、华东社区温莎花园的生活服务信息库,盛城物业设置爱心驿站、多功能“红色便民服务站”等,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存在感、认同感和参与感,还让服务更贴心、更高效,让业主真正感受到“物业红、心里暖”。



  此外,推动社区“两委”成员、小区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双向进驻、交叉任职”,形成同频共振的基层治理合力。整合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力量定期召开议事会,交流工作推进情况,征集居民诉求,针对群众痛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规范物业实行“双汇报”模式,月末、季末、年末向社区、居民汇报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拉近了物业与社区、业主委员会和居民之间的距离,提升了辖区居民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还开展“物业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等主题周专项行动,让物业人人争当文明创建的行家里手。


  中华街道成立“中华街道社区发展公益基金”,市区人大代表、辖区爱心企业及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社区各类活动、公益事业、帮扶弱势群体等。他们以“社区公益大篷车”活动为载体,整合辖区服务力量和资源,孵化培育社会组织16家,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活动,构建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照片由中华街道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