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


“今天这位患者,能够在发病后4.5个小时的黄金时间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才能达到行动自如、生活自理的状态。”


“因为有了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我们才能及时施救,所以他是幸运的。”


……


7月15日,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称以岭德衡医院)脑血管病科的宋晶晶医生对记者说。


一个月前的清晨6点,医院急诊科里突然来了三个神色慌张的人,正是53岁的故城某村村民李某与其妻儿。其儿子描述李某凌晨4点如厕时,感觉头脑昏沉不清亮,想睡觉,左侧半边身子不听使唤,上肢不能抬举,下肢不能站立行走。起初,李某认为缓缓就没事了,但过一段时间后仍然如此,并且出现舌头僵硬,说话含混不清。家人急忙叫来村里的医生给予治疗……


6点时分,村医依据其症状建议立刻送往以岭德衡医院急诊。急诊科初步诊断,怀疑“急性脑卒中”,迅速叫来宋晶晶等脑血管病科医生组成急救团队前来会诊。宋医生安排其速查头颅CT、颅脑核磁共振进一步检查,最终确诊“急性脑梗死”。


在医学领域,时间常常与生命紧密相连,尤其是在“急性脑梗死”的救治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关键在于尽早恢复受影响区域的血流,拯救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脑细胞,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减少致残率、致死率。“我们很幸运能够得到家属的充分信任和迅速决策,这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宋医生说,“由于患者从发病到诊疗,仅两个多小时,符合静脉溶栓条件,在黄金时间4.5个小时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建议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儿子是大学生,当他了解静脉溶栓治疗的意义,权衡利弊后,迅速说服其母亲同意并签字。这为我们的抢救工作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排除溶栓禁忌症、进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整个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受到严密监控,以确保安全有效。


治疗后,患者的意识水平逐渐改善,语言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也有所改善,其家属悬着的心方才放下。之后,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接受观察和后续治疗。



此时,医院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在卒中指南的指导下合理治疗,更充分利用中药、针灸及其它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为患者之后的康复进行了系统治疗,极大地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减少了住院时间。仅仅十三天后,患者已基本能够生活自理,说话能够正常表达,这样的结果超出了患者和家属的预期,他们对宋医生及其团队表示万分感谢。


据专家介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成年人主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之一,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尤为重要。以岭德衡医院作为地区具有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条件的医院,拥有本地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卒中救治团队,近年来不断优化急救流程和多学科协作机制,显著提高了卒中抢救成功率。此外,医院还定期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卒中预警信号的认识,强化“时间就是大脑”的理念。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增加患者在发病初期就能获得有效干预的机会,从而减少由卒中引起的死亡率和残疾率。


本次成功的抢救不仅展示了以岭德衡医院在急性脑梗死治疗方面的专业能力,也凸显了医患之间良好沟通的重要性。宋医生表示:“这次成功的救治展示了我们团队高效的应急反应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患者家属的快速决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的病人在发病6小时内,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静脉溶栓治疗,很大程度上拯救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脑细胞,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减少致残率、致死率。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是时间依赖性治疗,发病后越早治疗越好,一般发病后6小时内都有静脉溶栓治疗的机会,如果在4.5小时内治疗效果会更好。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脑血管病科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固斑,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清除自由基等基础治疗上合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配合中医药和康复治疗,最多程度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以前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应该做好二级预防,脑梗死发生一次,神经功能损伤就增加一次,预防脑梗死再发有着重大的意义。总之,治疗脑梗死就是要治疗本次脑梗死,减少致残、致死的可能,预防再次发生脑梗死。”她还指出,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和急救知识的普及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外,该医院提醒广大市民,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或说话含糊不清,肢体麻木,肢体活动不利),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将患者送至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对于已经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定期复查和控制危险因素同样重要,以防疾病复发。脑卒中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损害,还可能给其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从而导致严重的社会压力。因此,及时有效的医疗干预以及后期的康复治疗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以岭德衡医院强调,将继续加强医疗团队的专业训练和科研力度,为更多脑卒中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文/图  高艳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