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地读一本书,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对于我来说,那是好多年前的事。


小闺蜜送给我一本余华的《活着》。看在她花钱的份上,我就看了一眼。没想到,一眼就沦陷。坐着,站着,躺着,趴着,书不离手,目不转睛,眼睛累到眯成一条缝,还舍不得合上,直到全部读完,包括前言和附录,每次出版的自序都没有跳过。


这本书,名不虚传。


主人公徐福贵,是个败家子,年轻时沉溺青楼赌场,输光家产,气死亲爹,气跑了怀孕的妻子。


看到白发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跟着自己受苦,福贵悔恨不已,决定活下去,开始新的生活。他穿上布衣草鞋成了佃农。半年后,妻子带着儿子有庆回来,一家人团圆了。福贵懂得了珍惜。虽然日子穷苦,心里却踏实了。但是,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福贵进城抓药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


福贵回来后发现再也见不到娘,女儿也成了哑巴。他相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决定要好好活着。土地革命,福贵又有了自己的土地。日子还是苦,过得也算安稳。大炼钢铁开始,家里的锅被砸烂。大锅饭吃到没饭下锅的时候又散了伙。他唯一的儿子,跑到献血队伍的最前面,被无情地抽干了身体。


妻子的病意外好转。女儿凤霞也找到合适的对象,热热闹闹地结了婚,高高兴兴地回来看他。女儿怀了孕,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但是,凤霞生孩子时,大出血死去。


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好在还有女婿和外孙,他还得好好活下去。女婿二喜和儿子一样好,外孙苦根长大后也会孝顺他。三代人互相照顾着。三年后,二喜被水泥板挤成了肉饼。


为了苦根,他必须活着。村里分了责任田,外孙跟着他一起干活,小嘴巴能说会道,逗得他开心地笑。祖孙俩憧憬着鸡变成鹅,鹅变羊,再变成牛的生活。但是,他亲手煮的半锅豆子,撑死了苦根。


福贵的一生,无疑是不幸的。他经历太多的苦难,最后老无所依,孤独地承受生活的困苦、身体的病痛与精神的折磨。然而,他似乎又是幸运的。他生而富足,妻子温柔美丽,儿女乖巧懂事;他因为输光家产在土改时逃过厄运;他上了战场仍安然无恙回到家;他的草房被看中炼钢又侥幸错过……命运一直在折磨他,也一直在眷顾他。其实,大多数时候,他只是被动接受,没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力。


春生的死却是自己选的。一起拉大炮的春生当了县长,却在文革中被红卫兵连日批斗吊打。家珍让他一定好好活着,偿还欠有庆的一条命。春生还是选择了自杀。因为,死,比活下去更容易。


福贵也想过死。输光家产的时候,他没脸活,也不知如何活下去。但是,看到扭着小脚做农活的娘和望着他咯咯笑的凤霞,他最终选择了活着。后来的大半生里,死神一次次与他擦肩而过,以各种方式带走了他身边的人,却没有将他带走。他活着,在悔恨、劳累、离乱、惊恐中苦苦挣扎,接受命运的拷打。


苦根死后,福贵还活着。他找到了另一个自己。福贵用攒的钱从屠夫刀下买回一头老牛,给它也起名叫福贵。福贵吆喝福贵时,也呼喊家珍、凤霞和有庆,还有二喜和苦根的名字,仿佛他们就在身边。


面对好奇的询问,他神秘地笑着招手,开始讲述他的故事。他感激作者的倾听,感激遇到的很多人,也感激命运。他说龙二是个好人,租给自己的都是好地。龙二是替他死的。如果龙二没有赌赢他的财产,被枪毙的就是自己。还有老孙头,也是代替他,被烧毁了房子。他喜欢讲过去的事情,叙述清楚,细腻而生动。讲完儿子的死后,他站起来耕田,一边同身边的人逗趣。累了后,回来休息,又继续前面的故事。他说妻子死得很好,平平安安干干净净。他计算苦根的年龄时,只是将目光穿过头顶望向了远方。他和那头老牛,说不定哪一个先死。他安心地等着那一天到来,在枕头下放着十元钱,专门留给收尸的人。村里的人会把他和家珍埋在一起。


故事讲完,老人扛起犁,牵着牛,唱着歌谣缓缓地离开。“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全文终结。


手中的书,合上又打开。诸多的身影在眼前挥之不去,笑盈盈的家珍,大眼睛的凤霞,光着脚从路上跑过来的有庆,小嘴吧拉吧拉的苦根……最后,是老人渐渐消失的背影从黄昏走进黑夜。生命多么美好,又多么脆弱,逝去的人光阴苦短。生命是多么顽强,又多么漫长,活着的人举步维艰。一个人可以承受多少苦难?背负重如泰山,谈笑时却风轻云淡。当生与死的界线不再明显,不妨带着笑容和歌声,坦然迈向人生的终点。


生命是一片叶子,春天里萌生,烈日下暴晒,风雨中洗礼。深秋时节,留下的是静美。最初的嫩绿,最后的枯黄,都是岁月的手笔。活着,就是站在枝头,在季节里摇曳的状态。生而无怨,落也无声。


如果你正面对坎坷不幸,在痛苦绝望中挣扎,请打开余华的这本书。《活着》富有魔力的文字,将带你穿越时代,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其中有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找到它,快乐一生。


作者:魏京珍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