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设计,未来的高铁南站片区将建成高端商务办公、目的性特色消费、公共文化服务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门户,成为衡水新的城市标志性区域。规划建设南站片区对于衡水发展商业、文化、旅游、生态、市民生活、景观提升等方面将产生哪些推动作用?我们请到衡水市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侯贺森为大家进行解读。
记者:随着衡水南站片区的建设开发,这里未来将成为推动衡水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基于这一点,在规划设计中,该片区在功能布局上有哪些考虑,有哪些配套设施和业态植入?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现衡水特色、吸引住人流?
侯贺森:南站片区内将通过丰富完善的道路系统串联各个功能组团:前进大街为发展主轴线,站前广场中轴两侧布局活力商街和商务办公区,中轴延伸与前进大街交汇处周围形成特色商业街区、星级酒店、高端商务中心等功能组群,沿前进大街向北与滏阳河文化带相衔接,联动迎宾馆、铜锣湾广场。依托滏阳二路发展次轴,布局住宅小区,以及配套的综合商服、生活服务等功能,诠释品质居住。依托滏阳河-吴公河生态公园绿环,串联植物园、滏阳生态文化公园、奥体中心、宝云公园和外围生态居住单元和文旅村落。
其中,特色商业街区规划融合衡水汉唐古韵,策划我国北方首家中式奥莱,打造体验性消费目的地;站前活力商街结合历史文化和非遗民俗等地方特色,融入衡水三绝(金鱼、内画鼻烟壶、侯店毛笔)、甘冽老酒、木版年画、阎庄法帖、枣强制裘、深州形意拳、武强乐器等多种文化产品,生动展示衡水非遗和民俗文化,吸引外来游客,支撑商业活力。
记者:我们知道衡水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建设京雄商高铁对于我市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
侯贺森:首先就是出行更加便捷。未来通车后,从北京出发50分钟就能到达衡水。根据调查统计,铁路出行客流特征从“低频次、长距离、低时间价值”向“高频次、中短距、高时间价值”进行转变。出行成本和时间成本的降低将会使游客量得到大大提升,那么将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游客来衡水旅游消费,会使我市旅游收入大大增加,而为了借高铁的东风吸引更多游客以及回头客,我市预计也会加大各方面的投入来使旅游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利用。当前,我市正着力创建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未来形成良性循环后,也可对武强周窝音乐小镇、景州塔等景点以及内画鼻烟壶、武强年画等非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等,进一步加大开发和宣传力度。
记者:在地理位置上看,南站片区毗邻滏阳河、衡水湖,处在这样一个区域,如何在空间设计中体现衡水独特的生态优势?
侯贺森:南站片区北连老城、南接衡湖,是生态与建设的过渡带。片区以生态型绿地为主组织蓝绿空间结构,并辅以公园型、防护型绿地,形成完善的蓝绿网络。通过生态型蓝绿空间联系北侧滏阳河-宝云公园和南侧吴公河-植物园,与高铁站前中央绿轴相交汇,形成中央公园,对于提升衡水整个城市景观风貌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规划建设中,注重保护生态资源,将自然环境要素通过河道、绿廊等方式引入城市内部,形成组团化的建设布局,避免摊大饼式的大规模开发。同时,对接滏阳河文化带规划设计,在滏阳河畔留足开敞空间,采用融入自然环境的低冲击、轻量化建设模式,着力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格局。未来,南站将建成一个绿色、生态、低碳的交通枢纽。
记者:对衡水本地人来说,未来将有一个新的城市繁华街区,请您谈一谈该片区的规划建设对改善人居环境、便利市民生活等方面有怎样的提升作用?
侯贺森:一般来说,新城的规划建设总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居民生活所需的购物、餐饮、教育、医疗、休闲娱乐、文化、交通停车等各项现代化便民需求,衡水南站片区也不例外。未来,南站片区还是一个蓝绿交织的生态片区,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人居环境。除此之外,特色商业街区、生态公园等也是我们衡水本地人下班后、节假日休闲娱乐购物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