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白洋淀腹地,科技助力“华北明珠”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河北大学雄安生态环境研究院科创团队——

只为万顷碧水波清


5月21日清晨,阳光洒在白洋淀圈头乡桥东村,由河北大学雄安生态环境研究院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河大科创团队”)设计的300亩近自然生态湿地实验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堤岸上,科创团队成员边察看施工进度,边对工程开展技术指导。


“目前,这块儿近自然生态湿地已经完成了沟壕清淤、水生植物种植及鸟类栖息地营造。湿地建成后,相当于给这片淀区装上了一个净水器。”团队骨干成员、青年教师刘玲博士介绍说,“圈头乡位于白洋淀最核心区域,是深入白洋淀芦苇深处的一个全水乡镇,各村均环水,对白洋淀水质影响显著。在这里建设近自然生态湿地,对淀区水质净化和生态系统恢复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荷塘苇海、鸟类天堂景象,很快会重新回到淀区百姓身边。”


2018年初,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白洋淀项目落地雄安新区。项目由中国雄安集团牵头,河北大学担任技术负责单位,会同国内23家优势单位、500多位顶尖科研人员共同完成,河北大学王洪杰教授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全程指导项目实施。其中,河北大学科创团队的75名成员,以极具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为骨干,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体,项目实施之初便成建制地扎根在白洋淀腹地,成为白洋淀水质逐年向好的亲历者、设计者和创造者。


“早在雄安新区成立之前,王洪杰教授就带领科研人员往返于白洋淀和实验室之间,对白洋淀流域的水环境状况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我从2018年4月开始,和科创团队一起在白洋淀长期驻点科研。当时淀区的水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入淀河流府河、孝义河水质基本处于Ⅴ类—劣Ⅴ类。”刘玲博士回忆说,团队陆续在白洋淀建设了3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700平方米的中试(工艺验证)场地,针对白洋淀入淀河流和淀中村排水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受损、湿地生态功能减退等开展技术研究。


科研工作既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其中,淀区水质、底泥和生物样品采集与监测,是白洋淀项目最基础的工作。起初,科创团队每月需对府河9个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每次采样都需要老师们带领学生骑行20多公里,沿河采集水样。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团队需要对白洋淀8个国控和省控断面进行水质监测。


为支持白洋淀入河口府河和孝义河新区段综合治理项目,2019年,团队每月要对府河15个监测点、孝义河8个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同时采集每个监测点底泥柱状样品,分析底泥污染物分布特征及释放规律。基于大量基础数据和实验室模拟与现场实验结果,河北大学科创团队研发出入淀河流水质提升技术,为府河、孝义河清淤和河道治理工程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技术方案。


“经过多部门联合生态治理,到了2020年初,白洋淀主要国考断面水质已经达到地表水Ⅲ-Ⅳ类水质标准,特别是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建成后,营造了良好的水生动物和鸟类栖息地。现场,在湿地可以观测到小天鹅、疣鼻天鹅和鸿雁等国家重点野生保护鸟类。”刘玲博士的话语中满含欣喜。


为持续深入开展白洋淀近自然生态修复机理研究,2020年7月,科创团队在安新县圈头乡桥东村建设了1000余平方米的白洋淀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同时,团队成员围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展开技术研究,16名研究生走遍了淀中78个大小村落,对89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出水口端进行水样采集,然后带回实验室检测。针对污水处理设施出水不达标等问题,团队进行了尾水深度净化与污染物生态阻控技术研究,并设计湿地建设方案,经过实验室试验和模拟现场验证后,在圈头乡桥东村东堤建设了“淀中村污染治理综合示范基地和湿地生态系统构建示范项目”,建成尾水人工湿地公园30亩,成为淀区农村污水处理的样板。


去年以来,河北大学科创团队先后与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共建了生态研究联合实验室,与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共建了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智库平台,携手开展科技攻关,为府河和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内源污染治理试点等8项示范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向有关部门提出多项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前瞻性、建设性建议。


驻点科研4年来,河北大学科创团队从关键问题入手,会同23家参研单位研发出一批水资源保障、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核心技术,主持完成整装成套技术6项、关键技术17项、规范导则标准17项,建成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示范8项,相关成果被认定为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并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团队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河北大学雄安生态环境研究院科研创新团队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荣获“河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来源: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