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令夜间温度不断升高,而这对人们的睡眠产生了负面影响。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搜集了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7万名成年人的700万份夜间睡眠记录,范围横跨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通过研究发现,环境温度的上升对全球各地居民的睡眠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过去的几年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平均每人每年失去44小时睡眠;根据预计,到2099年,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每人每年睡眠减少时间达到50至58小时。

研究人员表示,人的身体在入睡前需要降温,而较高的温度会延长入睡的时间,从而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比如,在温度超过30℃的夜晚,人们的睡眠时间平均减少14分钟。

此前有研究表明,气温升高会增加心脏病发作概率,降低工作效率,并加剧心理健康危机,甚至诱发自杀。这项研究证实,全球变暖导致的睡眠不足的确有可能是上述问题的关键诱因。

研究还显示,温度对睡眠的影响在低收入国家居民、老年人和女性中要大得多。女性的睡眠时间更容易受到气温升高的影响:气温每升高1℃,女性就会比男性多损失大约1/4的睡眠时间。而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则因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睡眠质量也更容易受到气温的影响。此外,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则因缺乏百叶窗、风扇和空调等降温设备,更容易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失去更多睡眠时间。

编辑:邵慧珠

来源:上观新闻 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