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下的制度创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高品质、无差别”的政务服务;


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新模式,直击新建商品房“办证难”“办证慢”等难点;


……


一项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一件件实打实的便民措施,背后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个有力举措。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对标先进,改进工作,全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强化政策支撑引领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吸引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我市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撑引领,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障。


我市相继起草和印发了《衡水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衡水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实施意见》《衡水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衡水市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性文件,指导各级各部门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同时,我市聚焦桃城区、衡水高新区、滨湖新区等重点发展区域,按照“点菜”与“端菜”相结合的模式,将“三区”迫切需要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将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建设用地(含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等5项行政许可下放桃城区管理和审批,将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证核发等4项行政权力事项下放至衡水高新区、滨湖新区,实现“区内事区内办”,助力开发区创新发展和能级提升。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的部署,我市印发《衡水市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一律不得限制企业进入相关行业开展经营;指导各级各相关部门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对涉及我市的124项事项进行审批制度改革,其中直接取消审批15项,审批改备案8项,实行告知承诺21项,优化审批服务80项。



去年,我市又起草了《关于完善省级开发区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完善政府投资“双基”项目“一会三书一证”改革的意见》,解决改革存在的区域评估机制、“标准地”制订规则、承诺制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实园区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备选用地23515亩,按照“标准地”开展区域环境节能、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等综合评估要求,已开展和正在开展区域评估共21204亩,其中已完成区域评估并制订标准的“标准地”18239亩、正在开展区域评估的2965亩;共有184个企业投资项目按照“标准地+承诺制”模式推进,已完成土地摘牌出让交易12237亩,开工建设“标准地+承诺制”模式项目124项。全市落实政府投资“双基”项目“一会三书一证”改革推进模式项目110项,其中有65项实现开工建设。


提高效能优化服务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剂,更是城市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我市不断改革创新,优化各项政务服务流程,努力打通服务群众、企业“最后一公里”。


我市以“行政许可审批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建设为契机,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下的制度创新,“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以标准化压减自由裁量、以标准化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实施行政许可标准化,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高品质、无差别”的政务服务,营造公平、公正、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分析行政审批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突出“行政许可流程标准化”“信息系统建设”“风险管理”三大模块,以重塑审批机关内部流程为核心,共建立标准和实施标准1635项,其中搜集整理国家、行业、地方标准50项,组织编制内部标准1585项,包括管理和保障标准102项、服务提供标准1428项、信息技术标准46项、岗位工作标准59项,使用了创新的标准模板,使各流程、各环节、各材料、各动作清晰易懂;利用标准化思路方法,实现各个环节无缝衔接,打通“难点”和“盲点”,采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审批科室内部流转、材料共享、限时完成,审批结果一窗送达,实现办事群众“只跑一个窗口、只取一次号、只交一次材料,办成所有事”。目前,我市市级行政许可事项进驻大厅299项,便民服务事项进驻大厅93项,一窗分类受理比例为100%;政务服务事项平均跑动次数压减至0.91次,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由120个工作日压减为43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控制在20个工作日以内。



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要求,我市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大厅”,实现“网上线下”一体化运行,进一步合理配置实体大厅和网上大厅办件比例,打造“网上大型政务超市”,搭建“全程网上办”系统平台。截至目前,已完成统一受理系统、审批办理系统、流程管理系统、表单定义管理系统、事项管理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工作,并与省事项管理平台、省“百事通”平台、省一体化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省一体化平台电子证照系统、省“好差评”平台、省电子印章系统完成了对接工作。“全程网上办”系统现阶段正在优化审批流程、核对事项配置和218个事项业务化开发。



另外,我市还开通网页端、手机端、自助端等应用模式,将126个便民应用接入“冀时办”客户端,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5%。设立自助服务区,不动产登记、营业执照等实现自助打印。企业开办通过“全程网办”,实现了“一次不用跑”“不见面审批”“即时办”,企业登记注册实现了“1日办”。


开拓创新亮点纷呈


改革赋能,权力下放。我市刀刃向内、细化措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亮点纷呈,让企业办事更方便、群众办事更舒心。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房本,‘交房即交证’政策真是让我们买房买得放心、住房住得安心。”2021年6月8日,在我市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试点暨颁证仪式上,御龙湾楼盘的49户业主高兴地同时领到房屋钥匙和不动产权证书。这是市行政审批局会同自然规划、住建、税务、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试行的“交房即交证”新模式,使购房者在拿到新房钥匙的同时领到不动产权证,确保购房者居住权、产权同步实现,变“跑多部门办”为“办证一次不用跑”。


去年11月15日,市中心苗圃场法定代表人赵长江申领到我市第一套电子云章。他激动地说:“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免费申领电子云章,并指导我登录河北政务服务网成功申请,这项服务真是太好了。”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办事、为企业松绑减负,我市根据《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等四部门关于为社会主体免费发放电子云章的公告》要求,大力推进衡水市社会主体电子印章应用。电子云章是经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可的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签发的数字证书。电子云章与实体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社会主体领取后,可使用电子云章网上申报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税务、社保、招投标、公积金等服务。


近日,富力院士廷项目总经理吴琼激动地说:“以前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需要多次往返于多个部门,现在只需要向市行政审批局联合验收窗口申请联合验收,部分项目几天就可以拿到证,大幅降低了我们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效率太高了!”市行政审批局针对项目单位普遍习惯于单项验收工作模式的现状,积极组织市建设局、城管局、人防、民政局、水利局及供热、供水、供气等多部门对建设项目开展联合验收,提前和项目单位做好沟通,明确验收需要具备的条件、提供的资料、现场查勘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进行一次性告知,全流程引导,多部门共同发力,实现了统一窗口受理、统一平台申请、统一现场验收,突破工程建设项目验收部门多、次数多、材料多、效率低的难点,有效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


我市自2020年7月以来在市级政府采购招标项目交易过程中试行“透明评标”改革。充分利用既有设备与场地,通过软件优化调整实现设备复用,让人们通过大屏幕,直观了解评标现场工作秩序和评标现场每个人的工作状态。去年1月,总结政府采购“透明评标”的成功经验,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活动中,全面推行“透明评标”模式。通过“透明评标”改革,进一步规范了招标采购活动,引入了社会公众监督,提高了在透明环境中参与交易服务、监督、评审的各方人员的自律性,遏制了“暗箱操作”,对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和高效廉洁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展望未来,砥砺前行。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市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