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初,家住市区74岁的陈先生因胃部三个月的不适,来到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消化内科做无痛胃镜检查。在检查中提示其食管黏膜病变,进一步诊断得知是食管早期肿瘤,俗称早癌。对此,哈院消化内科主任王丽华带领团队,为他及时进行了内镜黏膜下食管剥离术,由于系早发现、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目前患者已经没有不适之感。这样在做胃镜时,有意无意间发现的消化道早癌,在临床并不鲜见。  


 王丽华(左一)组织科内专家开展义诊


哈院消化内科,作为“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衡水市人民医院分中心”“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不断将国内外最新医学技术和本学科科研成果运用于临床,使广大患者从中受益。多年来,哈院消化内科在早癌筛查、防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科内的专家多次应邀作学术讲座。王丽华介绍,消化道肿瘤占所有癌症的43.3%,其中大多数为中晚期肿瘤,五年生存率仅20%~30%。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消化道早癌并不可怕,其发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提高消化道癌症生存率和患者生存质量,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早癌的治疗,王丽华说,如今消化道内镜技术不再仅是一种诊断技术,更是一种治疗技术,让患者不用进行诸如开腹这样的“大”手术,就能达到筛查与诊治的目的。  


手术现场


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癌症前五位有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在这“高发癌症杀手榜”前五大癌中,与消化道相关的癌症就占据了四个。王丽华说,由于大多数消化道癌症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一经发现就已是晚期。但从既往的临床经验来看,通过对消化道癌症的早诊断、早治疗,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超过90%。可见,消化道癌症的治愈率和存活率,与其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  


张丽贤副主任(左二)参加中日两国举办的早癌学术论坛


王丽华进一步指出,消化道早癌,是指浸润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或局限于粘膜层的消化道癌症,包括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而不论其大小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消化道早癌的症状就是没有症状,一般肿瘤发展到中晚期才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症状。  如何实现消化道癌症的早诊断早治疗呢?“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以大于40周岁的人群为主,近几年也有年轻化的趋势。消化道早癌有一些高发人群,这些人要定期进行胃肠镜筛查。”王丽华介绍,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息肉、做过消化道手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喜食腌制品及高盐食物、长期吸烟以及喝酒脸红者的人群,都属于高发人群。除了一些高发人群,王丽华建议,年龄大于40岁的人或出现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者都应进行消化道早癌的筛查。  


从王丽华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我们了解到,之前传统的消化道癌症诊疗模式为,症状就医、内镜检查、发现进展期病变、外科手术或化疗、放疗等。目前新的诊疗模式为,高危人群内镜普查癌前期病变或早癌、内镜下切除、术后病理标本评估是否需要外科补充手术等。可见,筛查消化道早癌,胃肠镜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所在。  



“对于一些较小的病变需要较精细的筛查,结合一些特殊的检查技术,如电子染色技术、粘膜染色技术、放大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和共聚焦内镜检查等,可以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诊断率,甚至可以判断浸润的深度。我们哈院已经完全具备这些检测能力!”王丽华介绍,大部分消化道早癌是可以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来治疗的,从而达到阻止消化道癌症发生发展之目的。  


王丽华简介:  


消化内科主任

 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促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委员 

河北省老年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门静脉高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消化内镜分会常委  

河北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常委  

河北省医师协会肝病医师分会常委  

衡水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 

 衡水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  

衡水市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