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名为《雷霆战将》的抗战题材电视剧播出后,因为“雷点”不断,引发舆论批评并被下架。
在《雷霆战将》中,八路军的作战条件、穿着、妆容格外“精致”:大敌当前先来一口雪茄,因为“我的士兵看到我在抽雪茄,心就不会乱”;头发用发蜡涂得锃光瓦亮,冲锋杀敌时脸被战火熏黑,军装却没有一丝褶皱……若是偶像剧,如此配置或许可以理解。当一部抗战剧以这样的面貌呈现时,观众顿生“时空错位”的感觉。演员再靓丽,道具再华丽,作品一旦背离历史真实、违背常理常识,就会失去灵魂根基。《雷霆战将》篡改了历史事实,其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和精神玷污丝毫不亚于过往任何一部抗战“神剧”。难怪网友们评价:“这部剧完全没有脱离抗日‘神剧’的套路——只不过披上了一层‘青春热血偶像剧’的外衣。”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敌侵略的一场殊死的战斗,是近代以来反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这期间展现了气吞山河、光昭日月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浴血奋斗的辉煌业绩,惊天地泣鬼神。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抗日战争是一段非常严肃、值得永远纪念的珍贵历史,为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抗日剧制作理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历史的客观性为基础,创作优秀的剧本,讲好抗日故事,进而弘扬团结一致、不畏强暴、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抗日精神,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一直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因为它可以带人们重温十四年抗战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激发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感情。近年来,抗战题材电视剧制作和播出的比例不断增加,一度成为荧屏内外的热点。虽然有《东北抗日联军》《太行山上》《黄河在咆哮》《长沙保卫战》等优秀剧目,但是不容否认,也出现抗战题材娱乐化、抗日英雄痞子化的非历史倾向,甚至是“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子弹转弯、西瓜雷等严重失实、失真情节和人物,以及低俗的场面,引发观众及网友的质疑和批评,人们把这样的抗战题材电视剧统称抗日“神剧”。这些抗日“神剧”把抗日过度娱乐化、虚幻化、雷人化,挑战了电视剧创作的艺术底线,侮辱了公众智商,也亵渎了民族自尊心。国家劫难不能轻慢,民族之殇不能亵渎,苦难历史不能戏谑,英雄儿女不能调侃。《雷霆战将》停播是警示也是告诫。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才能开创未来。对历史无敬畏之心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无论怎样进行创作改编,以事实为根据、尊重时代背景都是一条底线。
历史不容亵渎,对历史玩笑化、游戏化的行为须予以彻底剔除。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创作者当坚持以历史客观性为根本,心怀敬畏,尊重历史、尊重观众,而不是胡编乱造,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推出艺术精品。监督审查部门对不尊重基本史实和明显违背常理的抗日剧严格把关,对已播出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抗日剧采取暂停播放、限期整改的措施进行补救,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杜绝低劣抗日“神剧”的产生。观众要有辨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尺度,自觉抵制抗战“神剧”的侵袭。只有全社会共同抵制抗战“神剧”,才能还荧屏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