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每当经历一些重大事件,常常会孕育并诞生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


今年伊始,我们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华民族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既是物质力量的较量,更是精神力量的比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邃、相互支撑,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生命至上是最突出的特征,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举国同心是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抗疫斗争中的生动展现,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是最可依靠的制胜法宝,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抗疫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精神特质,融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特质,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人民利益为重,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自觉服从整体和大局需要,主动投入疫情防控斗争,有难一起当,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实践证明,伟大抗疫精神是凝聚力,聚沙成塔;是生命力,自强不息;是战斗力,力挽狂澜。


伟大精神催生伟大胜利。抗疫精神是在抗击疫情的实践中涌现出来并得到弘扬培育的新时代的中国精神,是战疫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抗疫精神正在绽放,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是注入必胜信心的现实需要,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内在动力。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既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艰巨而繁重,更需要这种精神去推动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将这一精神落实到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中去。我们当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必胜信念,越是艰险越向前,抱定奋斗不止、拼搏到底的宗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忍不拔,用钉钉子的精神做好每项工作,朝着各项既定的战略部署奋勇前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让我们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一往无前的强大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