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岁月如歌。时间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当人们正在盘点上半年的得失时,下半年已经悄然而至。


回顾上半年,我们迎难而上、披荆斩棘。面对大战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指标实现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农业经济发展平稳,粮食生产整体向好,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3.9亿元,同比增长0.1%;工业生产较快恢复,收入利润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较1至5月份回升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逆势上扬……这为我们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成绩令人鼓舞,挑战也不容忽视。我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严峻,国外疫情还在发展,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我们应看到,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整体态势没有变,现在全国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经济活力正在快速释放,经济回稳向好态势不可逆转。我们还要看到,我市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北京携手张家口筹办2022年冬奥会、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机遇,各地纷纷开启提振消费新模式,把防疫期间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消费市场加快恢复。我们更要看到,这次疫情防控,450多万衡水人民心更齐、劲更足,这种由广大人民群众蓄积释放的磅礴伟力,是我们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的最大底气。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拼搏进取,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经济社会发展千头万绪,只有夯实基础、抓住关键,才能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须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发挥“三道防线”作用,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抓好“六稳”“六保”工作,扎实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稳住经济基本盘;打好三大攻坚战,巩固拓展产业、就业、科技和扶贫成果,坚持依法、科学、精准治污,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做好保障改善民生,深化20项民心工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新的成果。唯有奋发有为、契而不舍、持之以恒,一项一项地把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才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站在“下半场”的门槛上,我们每个人都应想一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该怎么办、怎么干,怎么尽责,怎样作贡献?


热爱与责任是奋斗的基础,是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根本。让我们用辛勤的双手耕耘这片热土吧,让我们用智慧的种子播种未来的希望吧!


越是艰险越向前。一道道考题,等待我们去解答。一个个光辉灿烂的前景正向我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