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凭借专业知识带领着一群不惧危险和困难的疾控人逆流而上,护卫着湖城净土;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战疫赞歌”;他就是冀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敬民。


求实效、细研究 率先制定防控方案


李敬民拥有防控非典、甲流以及抗震救灾的工作经验,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赶在国家下发防控方案之前,就为冀州区制定了《冀州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试行)》,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遵循。


李敬民(左二)为大家进行培训和指导


待到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监测方案、防控方案逐一下发后,他又连夜学习、查阅资料,整理出了对冀州区医务人员、防保人员、流调、消杀等适合不同人群的培训课件。课堂上,他生动的讲解,亲身示范,把防控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运用通俗的语言带领大家走进防控知识的“字里行间”。


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培训、演练、防护用品的整理、走进消杀设备的使用、药物的配比等等,李敬民事必躬亲;夜晚降临,他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到深夜……


守初心、做表率 日夜奋战抗疫前线


李敬民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他便不顾一切的投身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李敬民


1月31日晚,冀州区发现一名高度可疑病例,李敬民带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走进病房和可疑患者沟通交流,详细询问发病前15天的行动轨迹、接触人员、旅行史、野生动物接触史、外出就餐史等等,然后对可疑患者所接触人员逐一排查,排查完毕已是凌晨2点多,连夜写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确定密切接触者,以便采取后续的隔离医学观察、疫点消毒等防控措施。黎明前(4点50分)与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反复推敲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才得以完成,他又马上送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以便作出下一步工作指示。


整装再出发的李敬民(前一)


第二天一早,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到发热门诊,将可疑患者采集的咽拭子和血清学检验标本送往上级疾控中心进行检验,回来后再次参与到了另一个流行病学调查之中,任务结束回到单位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今天的任务有点紧张,你把饭菜给我放在门口,我吃了就走,你离我远点。”在家门外狼吞虎咽的吃完饭,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当先锋、勇担当 钻研业务显担当


李敬民是一位业务能手,他组织冀州防控专家组成员分析研判,结合冀州区面临的实际情况,为区防控指挥部提出了加强病例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培训、演练、标本采集与运送安全、病例救治及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物资储备、宣传教育与风险沟通、社会大众提前预防等8条防控建议,有效提升防控效率。


同时,李敬民还参照甲类传染病的消毒指南制定了《冀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消毒指导建议(试行)》《冀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性消毒技术指南(试行)》《冀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终末消毒技术实施方案(试行)》等方案。


李敬民说:“我的电话是24小时开机的,这个关键时期只要党一声令下,必然义无反顾,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也是一名‘疾控人’的光荣使命!”


通讯员:张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