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车辆、机械增多和工程建设的密集,一些因车祸、工伤等原因造成的创伤性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手足外一科,每位急诊患者的到来,都意味着医护团队要打一场与病魔争分夺秒的“攻坚战”,而这场战斗的“总指挥”就是科室带头人梁虎。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研究病人的病情
竭尽全力 为患者解除伤痛
梁虎来到四院从事骨科工作20余年,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骨科事业为自己的毕生追求,视患者如亲人,视工作如生命,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业务精益求精,20余年未发生一起差错和医疗事故。凭借其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梁虎曾多次被授予“河北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衡水市桃城区首届“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
在工作中,梁虎始终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真诚关爱患者,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的朴素情怀全力为每位患者解除病痛。
53岁的苏文新(化名)安静地躺在手足外一科的病房里,已经没有了刚入院时的痛苦与急躁。2017年12月20日傍晚,他的左小腿被工厂的机器绞伤,小腿骨断成了几截,骨头刺破皮肤露了出来,腿肚子上的肌肉被撕裂成了纤维状。家人和工友连忙把他送到了四院骨科。
“当时情况十分紧急,病人左胫骨开放性骨折,左腓骨粉碎性骨折,左内外踝骨折,腿上的肌肉、神经断裂,来院时已是事故发生后一个多小时了,按照传统治疗观念,截肢应是第一选择。”梁虎说。病情就是命令,梁虎主任立即组织会诊,准备手术。
在详细察看患者伤肢情况后,梁虎与他的团队经过缜密的研究,抱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敢于挑战的信心,决定利用新技术对其采取保肢治疗:先用外固定架将患者腿部骨固定,然后尽最大限度修复毁损皮肤和软组织,并取健侧血管吻合接通了动脉血管。经过多次复杂的手术,终于将患者严重毁损的小腿保住了。
在病房里,苏文新的家人不断地对梁虎主任表示感谢,当时家里人担心伤的这么重,这条小腿肯定保不住了,没想到手术完成之后,他的腿不但保住了,骨骼、血管、神经逐渐愈合,撕裂的肌肉也慢慢长出了新的肉芽,肢体功能也在逐渐恢复当中。面对着伤者家属的感谢,梁虎谦虚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全科室手术团队的通力合作才让病患得到完美的诊治。看到病人康复,就是我们医生最欣慰的事情!”
梁虎主任在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事中为运动员提供医疗服务
因为责任 我们要不断前行
采访梁虎时,他说骨科手足外科就是个急诊科室,科室的医生工作加班加点,节假日经常不能休息,每一位医生必须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有时候做一台手术就得站五六个小时,但一切为了病人,我们苦点累点也就无所谓了。”
梁虎刻苦钻研业务,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独自完成骨科四级手术多例,如各种复杂肘部骨折、pilon骨折,臂丛神经损伤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手术等。主持完成我市首例游离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大面积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获得成功;独立完成四院第一例掌背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手术;独立完成四院第一例交腿皮瓣外固定支架固定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手术;在医院最早开展桡骨头置换手术并获得成功;在医院较早开展MIPPO技术、LISS技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微创内固定;在医院最早将3D打印应用于复杂踝关节手术前计划,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提高了手术复位的精确度。
手足外科医生的辛苦是大家的共识,科室急诊多,手术数量多,作为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梁虎始终奔走在手术治疗的第一线。手足外科全年门诊量约8000人次,出院956人,全年手术量约1300人次,平均日手术3例以上。如此大的工作量,梁虎带领的手足外一科能做到全年零医疗纠纷,零投诉,零事故。
今年夏季的下乡义诊中,梁虎受到了乡亲们一致好评
心系患者 病人就是亲人
作为科主任和高年资医师,梁虎深深体会到患者的不易,竭力减轻患者负担,防止患者因病致贫。为了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他能用普药不用贵重进口药,能用国产器械就不用进口品牌,让患者把有限的财力花在“刀刃”上,既解决疾病,还要兼顾患者以后的生活。不但自己这样做,还要求科室医生都要遵守。因为多年来良好的医德医术,梁虎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
工作年限长,病人群体就多。梁虎的两部电话就像是病人咨询台,24小时不关机,为病人服务,指导后续的治疗与复诊。他有好几个父子两代人找他看病的事例,最远的有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的患者,他为其实施“肘管综合症”神经松解术,因为效果好,患者又介绍十几位当地病人千里迢迢来到衡水找他作手术,患者的信任非常令其感动,让梁虎深感责任重大,又倍感欣慰。
在梁虎的心中,病人就是他的亲人。常常下班后还有患者赶过来,特意找他看病。他总是二话不说,顾不得休息,直到病人满意而归后才安心。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就必须要有高尚的医德,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为更多的病人减轻痛苦。
20年前,梁虎坚定地选择骨科医生作为终身职业。20多年来,他一直奉献于临床一线,用一份执着加勤奋,不断拓展了骨科新技术、新项目,更是带头开展了各种高难度技术,有些项目更是填补了我市的空白。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心系病人的医者情怀,诠释着最美医生的含义。
摄影: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