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凯伦股份(300715.SZ)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苏州和彩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苏州源彩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有的苏州佳智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8%股权,交易价格1.72亿元。交易完成后,凯伦股份持有佳智彩的股权比例将由51%提升至69%。这一动作发生在并购完成后不到半年时间,这不仅是资本层面的增持,更是战略层面的深耕,彰显了凯伦股份对佳智彩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也体现了凯伦股份的股东对并购后企业运营状况与战略规划的高度认可。
加持股份彰显公司跨界转型的决心
凯伦股份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对佳智彩51%股权的收购后,佳智彩迅速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据凯伦股份发布的半年报,佳智彩贡献净利润3472.06万元,占比达到81.96%。数据显示,光电检测业务已成为凯伦新的利润支柱,尤其是显示面板检测修复设备业务的营收占比仅约10%,但毛利率却高达45%以上,远高于传统防水业务。这一高毛利新赛道正在帮助凯伦股份快速改善盈利结构。
在此背景下,凯伦股份选择进一步增持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69%,不仅意味着公司对佳智彩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更是为了通过加大控股比例,能够在战略规划、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为佳智彩提供更多支持,从而确保跨界业务的持续投入与快速迭代,推动佳智彩在新型显示与半导体检测装备领域实现更快、更稳的成长,最终实现股权增值与收益最大化,是凯伦股份跨界转型战略的深度体现。
公司从传统防水材料领域切入光电检测装备赛道,意味着其发展逻辑已从单一建材制造商,转向兼具高技术壁垒与高成长性的智能装备企业,主动拥抱新兴产业。根据《2025中国光电检测装备行业白皮书》数据,全球显示检测设备市场在2024年规模已超过12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其中,中国市场增速更快,受益于京东方、TCL华星、维信诺等企业在高世代OLED产线上的持续投入,国内检测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三年突破500亿元。光电检测设备不仅在面板良率提升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在半导体制造环节也有广泛应用,市场空间持续扩容。随着国产替代加速,佳智彩等本土企业有望在这一高技术壁垒赛道中占据更大份额,为凯伦股份跨界转型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在新赛道上建立核心竞争力。
佳智彩占领8.6代线前位,有望成为盈利新引擎
佳智彩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新型显示、硅基微显及半导体检测装备的研发、制造与集成服务。短短几年间,凭借技术硬实力,佳智彩已成为多家面板巨头的核心合作伙伴。今年6月,其研发的应用于8.6代线的OLED De-Mura设备正式对京东方供货。De-Mura工艺被誉为OLED面板良率的“守门员”,通过高精度光学系统检测亮度、色度不均,再用算法进行精准补偿,显著提升面板显示均匀性和画质表现。De-Mura的国产化,意味着中国显示产业链在“智造+算法”层面迈入新阶段。
更重要的是,佳智彩的市场突破正在不断转化为行业影响力。据行业知名自媒体“显示与机器人”报道,11月3日,佳智彩与成都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设备采购合同》,合同金额高达1.98亿元。这不仅是京东方8.6代OLED项目的重要一步,更是国产检测装备在高世代OLED生产中的又一次突破。
高世代OLED产线的建设往往需要数百亿元的投资,涉及工艺复杂度、设备精度和供应链协同的全面升级。以京东方成都的国内首条8.6代OLED项目为例,这是目前最先进的显示面板产线,总投资高达630亿元,单条产线的设备采购金额就超过百亿元,对供应商的技术实力、交付能力和服务保障提出极高要求。能够进入这一项目的企业,必须在光学检测精度、算法优化、设备稳定性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具备大规模交付和快速响应的能力。佳智彩的设备成功中标并实现出货,充分证明其在国产检测装备领域的综合实力。这一突破不仅提升了佳智彩在行业中的话语权,也为凯伦股份跨界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
在传统防水业务保持稳健的同时,光电检测业务的高毛利与高成长性,将成为凯伦股份未来业绩的核心引擎。随着京东方、维信诺及TCL8.6代OLED项目的持续推进,佳智彩的订单规模与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为凯伦股份带来持续的盈利增长与资本市场的长期认可。

原标题:信任与共赢——凯伦股份增持佳智彩股权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