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北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和创新领先50强、服务业企业100强和创新领先50强榜单发布


上榜“优等生”强在哪?


7月10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员工在查看高强汽车板生产线。 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摄



11月13日,由京津冀三地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召开。会上发布了2025河北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和创新领先50强、服务业企业100强和创新领先50强榜单,并为入围企业颁发了证书。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敬业集团有限公司、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位列2025河北企业100强和制造业企业100强前三名。2025河北服务业企业100强前三名为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荣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五张新鲜出炉的榜单,既集中展现了上榜“优等生”们的强劲实力和创新活力,也成为观察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


规模更大


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达60.58亿元


“此次上榜企业显现出冀企高质量发展趋势,整体发展呈现较强韧性。”省企业联合会负责人表示。这一韧性最直接的体现,是入围门槛的提升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


2025河北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60.58亿元,较上年增长6.30%,增速比2025中国企业500强高5.08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46361.76亿元,较上年增加630.53亿元。


其中,龙头企业展现出强大引领作用。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入围,使营业收入“千亿俱乐部”成员增至12家。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较上年增加2家,新晋成员为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从产业结构看,制造业继续担当重任,63家制造业企业上榜百强。2025河北制造业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达到22.14亿元,较上年增长10.42%,显示出“河北制造”的强劲竞争力。


在百强企业榜单中,国企和民企分别为31家、69家。从分布区域看,石家庄、唐山、邯郸三地继续领跑,入围数量分别为22家、19家和18家。


动能更强


百强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达851.02亿元


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榜单中得到了充分印证。


2025河北企业100强研发投入总额达851.02亿元,展现出强劲创新意愿。2025河北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服务业100强研发费用较上年都出现较大幅增长,分别增长13.92%、13.38%、11.88%。


增加的研发投入已转化为显著的创新产出。


2025河北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服务业100强拥有的专利大幅增长。长城汽车、东方物探、河钢集团、中车唐山机车、晶澳科技等龙头企业表现突出,拥有的发明专利均超过1000项,构筑起河北创新的“第一梯队”。


省企业联合会负责人介绍,我省已连续六年发布服务业创新领先50强榜单,今年更首次增设制造业创新领先50强评选,旨在系统展现全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目前,累计已有147家企业入围服务业创新领先50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网星软件有限公司位列今年前三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创新主力,构建起我省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制造业创新领先50强前三名,标志着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正成为“河北制造”的新名片。


质效跃升


制造业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净利润优于其他行业


纵观榜单,河北制造业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效益也实现显著跃升。


2025河北企业100强中,制造业人均收入489.42万元,人均归母净利润7.34万元,两项指标均优于其他行业。


2025河北制造业企业100强中,重化工领域仍占据主导,钢铁行业规模优势稳固,黑色冶金平均营业收入达824.57亿元,位居各行业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呈现结构性分化。


2025河北制造业企业100强中,86家盈利,60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长城汽车、石药控股、诚信集团、文丰实业归母净利润均超30亿元。汽车及零配件制造行业平均归母净利润达43.62亿元,位列行业第一。


一批代表性企业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唐山百川智能自主研发多款智能检修机器人,累计填补234项国内空白;石药控股借助AI技术将新药早期发现时间缩短超30%,早筛整体研发成功率提升50%以上。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河北制造业企业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