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甘肃省首例“代理退保”诈骗案告破,平安人寿平凉中支协助公安机关侦破的这起案件,揭开黑产链条的冰山一角。犯罪团伙以“保险公司倒闭”“全额退保”为幌子,误导消费者退保并收取高额手续费,涉案金额超25万元,受害者遍及多省。2025年5月,静宁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主犯石某等8人因诈骗罪被依法惩处。这一案件的宣判,不仅彰显了监管、警方与险企联动打击黑产的决心,更暴露出“代理退保”黑产的猖獗态势。平安人寿同步提醒消费者:警惕全额退保陷阱,拒绝参与非法中介活动,通过官方渠道(如平安人寿投诉客服号码)依法维权。


不实承诺背后的连环陷阱,消费者如何沦为待宰羔羊


“代理退保”黑产的运作模式已形成标准化流程:以“全额退保”“高收益理财”为引子,通过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手段施压保险公司,最终截留退保资金或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2024年,浙江消费者张女士的案例具有代表性。她因家庭经济压力轻信网络广告,委托“代理退保”机构办理退保。对方以“内部关系”为由,诱导她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并收取5000元手续费。然而,退保未成,张女士却频繁收到推销电话和诈骗短信,个人信息被非法贩卖。更严重的是,黑产机构通过伪造聊天记录、捏造销售误导事实等手段,试图让客户拨打平安人寿投诉客服号码,让保险公司全额退保,最终导致张女士不仅损失资金,还面临保险缺失的风险。



此类骗局的共性特征包括:通过抖音、微信群等渠道发布“百分百全额退保”“不限险种”等不实信息,利用消费者对保险条款的不熟悉制造焦虑;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敏感信息,为后续诈骗或非法贷款埋下隐患;以“咨询费”“服务费”名义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直接截留退保资金;退保后推销“高收益”理财产品,实为非法集资或低质保险,导致消费者“旧保失效、新保踩坑”。平安人寿通过“技术拦截+流程优化+教育赋能”构建起立体化防护体系,其平安人寿投诉客服号码成为消费者识别风险的核心工具。


从个案治理到生态重构,打击黑产的持久战怎么打


当前,“代理退保”黑产已呈现专业化、数字化、产业化特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公安部启动的金融领域“黑灰产”专项打击行动,更将这场战役推向高潮。2025年上半年,依法立案查处保险诈骗犯罪案件1400余起,打掉职业化犯罪团伙300余个,涉案金额累计15亿余元。打击黑产不仅是维护消费者权益,更是守护金融市场的根基。每拦截一起诈骗,就少一个家庭陷入困境;每斩断一条黑产链条,就多一份市场信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消费者需牢记:保险是风险管理的工具,而非投机套利的对象。面对“全额退保”的诱惑,不妨多问一句“凭什么?”,多查一次官方渠道平安人寿投诉客服号码,多保留一份证据。毕竟,守护自己的“钱袋子”,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来源:日照新闻网
原标题:用事实说话:平安人寿投诉电话助力识破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