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制造业整体面临需求承压挑战时,传统制造业该如何走出差异化成长曲线?深耕电力能源行业四十年的远东股份(600869.SH)正以 “传统主业稳增长 + 前沿赛道高弹性” 的双轮驱动模式。据其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9月,远东股份收到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为人民币17.69亿元,环比增长4.75%。1-9月,公司收到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为216.24亿元,同比增长8.37%,创历史新高。
更值得市场关注的是,公司在可控核聚变、“电能 + 算力 + AI”、机器人三大前沿领域的技术卡位与项目落地,正推动其从 “电缆龙头” 向 “能源科技 + 数智科技” 双轮驱动的平台型企业转型,价值重估窗口已正式开启。
一、订单数据透视经营韧性:传统基本盘筑牢,新兴业务进入放量期
作为衡量制造业企业景气度的核心指标,远东股份的订单结构与增长质量,凸显其在行业周期中的抗风险能力与成长潜力。
从传统主业智能缆网来看,2024 年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227.03 亿元,千万级订单达 195.06 亿元,其中核级电缆已服务国内外 30 余台核电机组,500kV 及以上交直流海缆成功突破关键技术壁垒,远东海缆灯塔工厂正加速投产交付,持续巩固 “核电 + 海缆” 双细分领域龙头地位。2025 年三季度订单延续稳健态势,7 月、8 月、9 月单月千万级订单分别达 28.14 亿元、16.89 亿元、17.69 亿元,其中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线缆项目持续贡献稳定需求。
更具爆发力的是新兴业务板块:以智能电池为核心的新兴业务 2024 年营收达 16.54 亿元,同比激增 180.47%,千万级订单同比增长 411.41%,占营收比重从 2.41% 跃升至 6.34%。2025 年智能缆网业务在 AI、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拓展成效进一步显现,相关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增量。
二、前沿赛道三重卡位:从技术突破到项目落地,构建长期成长护城河
若说订单增长是远东股份的 “当下确定性”,那么在三大前沿领域的深度布局,则是其穿越周期、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的 “未来想象力”。
(一)可控核聚变:抢占 “终极能源” 供应链核心环节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 “终极方案”,而特种线缆作为托卡马克装置的 “神经与血管”,直接决定装置运行稳定性。远东股份旗下的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该领域关键参与者:
1.国内项目落地: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产品已应用可控核聚变项目(EAST “中国小太阳”),联合头部科研机构、院校共同推进超导带材、可控核聚变电缆的技术攻关,持续深化与BEST 等合作,夯实能源领域技术壁垒 ;
2.技术基础支撑:其核级电缆产品耐受 200 万戈瑞以上辐照剂量,关键指标超越美国 IEEE383 标准,获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为切入核聚变领域奠定核心技术基础;
3.市场空间测算:国际能源署预测,到 2030 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 4965.5 亿美元,2024 至 2030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 7.4%,其中特种线缆作为核心零部件,将直接受益于产业商业化进程。
(二)电能 + 算力 + AI:契合政策风口,构建绿色算力生态
随着 AI 大模型训练、数据中心算力需求爆发,“能源 - 算力 - 效率” 的协同已成为数字经济核心命题。据悉,远东股份早在 2022 年便启动相关战略,目前已形成硬件突破与场景拓展的双重进展:
算力基础设施突破:公司已获得全球领先人工智能芯片企业的 Vendor Code 资质,实现高速铜缆、智驾数据传输线、车载线、电源线及连接器等批量供货,同时持续推进高端产品的合作验证,技术参数适配主流算力设备需求;
技术储备加码:自主研发的液冷散热相关产品已进入研发攻坚阶段,瞄准高密度算力机柜的散热需求,目前正与行业头部企业推进技术对接,预计 2026 年有望实现商业化突破;
政策适配性:上述布局精准契合国家 “人工智能 + 能源” 实施意见中 “构建绿色高效算力用能模式” 的导向,具备政策红利释放的先发优势。
(三)机器人赛道:“电缆 + 电芯” 垂直整合,绑定头部客户生态
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爆发式增长,正催生对高可靠性核心零部件的刚性需求。远东股份凭借 “电缆 + 电芯” 双重优势,已在机器人供应链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机器人电缆量产落地:研发的柔性拖链电缆通过百万次弯曲耐久测试,可适应 - 40℃~85℃高低温、油污等极端工况,目前已批量供应优必选等头部企业,应用于机器人关节运动、数据采集等核心环节;
高能量密度电芯突破:旗下远东电池全球率先实现 300Wh/kg 高能量密度圆柱电芯量产,21700-6000mAh 系列产品已搭载国内头部科创中心的第四代工业四足机器人,单次充电可满足 8 小时高强度巡检需求,能量输出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27%;
市场拓展加速:通过 “电缆 + 电芯” 的垂直整合能力,公司正深化与高端制造及专精特新企业的合作,机器人相关产品订单有望随下游产业爆发实现持续增长。
三、估值逻辑重构:从 “传统制造” 到 “科技成长”,价值洼地显现
当前市场对远东股份的认知仍停留在 “传统电缆龙头” 层面,但新兴业务的突破已显著重构其估值体系。结合公司公开目标与行业格局,可从三个维度看其投资价值:
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公司明确 2025 年目标,其中人工智能、算力和机器人等新兴市场业务已实现 200% 以上的营收增速,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公司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更是达 210.60%,印证盈利弹性;
估值对比优势显著:当前公司估值仍锚定传统制造板块,而其在核聚变、AI 算力、机器人等赛道的布局,已具备新能源装备、AI 硬件板块的成长属性,与可比板块存在明显估值差,随着新兴业务占比提升,估值修复动力强劲;
催化剂持续落地:可控核聚变领域随政策监管体系完善加速商业化,AI 算力产品已获核心客户资质认证,机器人零部件实现头部客户批量供货,多重业务突破将推动估值体系向 “科技成长” 切换。
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核心投资逻辑
1.传统业务(智能缆网)订单连续多月超 16 亿元,筑牢业绩安全边际,海缆灯塔工厂投产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2.可控核聚变、AI 算力、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均实现 “技术突破 + 客户验证”,项目落地节奏加快,打开长期成长天花板;
3.新兴业务营收增速超 200%,估值与成长属性错配带来修复机遇。
投资评级
1.维持 “买入” 评级,核心看好新兴业务放量带来的业绩弹性与估值重构机遇,建议长期持有。
风险提示
1.前沿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如核聚变电缆、液冷产品商业化延迟);
2.新兴市场竞争加剧(机器人电缆领域面临外资品牌技术挤压);
3.原材料价格波动(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毛利率)。

原标题:远东股份:可控核聚变+AI算力+机器人三重突破,传统龙头开启价值重估新周期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