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的当下,深圳产业会客厅每日新品推介栏目再度聚焦本土科技企业的突破性成果。近日,栏目组深度探访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有限公司,揭秘其自主研发的"小智AI多模态情感大模型"如何通过情感计算与多模态交互技术,重新定义智能设备的情感陪伴价值。这场栏目聚焦,不仅展现了本土企业在AI底层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更印证了深圳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战略地位。

在节目的展示现场,搭载小智AI的毛绒玩具、健康手环、智能音箱等终端设备引发主持人关注。与传统语音助手不同,这些产品通过七维量化社交坐标系实现了从"指令响应"到"情感共鸣"的跨越。据十方融海小智AI市场总监杜君介绍,该模型基于1.5亿用户学习行为数据与3000万份人机对话样本训练,通过解析熟悉度、信任度、情感共鸣等七大维度,构建出动态演化的社交关系图谱。
技术层面,小智AI采用自研的毫秒级实时反馈引擎,将自然语言对话延迟压缩至500毫秒以内,达到人类对话的流畅度标准。其核心情感模型可精准识别26种情绪状态,并通过声纹复刻技术实现个性化语音交互。在现场演示中,系统不仅准确判断出测试者的情绪波动,还能调用历史对话记忆,以"朋友式"的口吻提供情感支持,这种突破性体验令在场专家惊叹。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智AI的技术价值正在通过开源战略加速释放。2024年年底,十方融海董事长兼小智AI开发者黄冠(虾哥)将核心模型与操作系统全面开源,向全球开发者开放API接口与训练框架。这一举措迅速形成技术裂变效应:截至2025年10月,开源社群创客规模突破6万人,GitHub星标数达19.9K,衍生出智能家居控制、老年陪伴机、无障碍交互等30余类创新应用。
在医疗健康领域,搭载小智AI的穿戴设备可实时监测用户情绪波动,当检测到焦虑状态时自动启动呼吸训练引导;针对银发群体开发的陪伴终端,则能复现子女声音进行日常对话;在传统家居行业,企业通过接入开源小智AI的语音交互模块,帮助传统家电厂商快速实现智能化改造。数据显示,接入小智AI的硬件设备已近50万台,日均对话量超500万次。小智AI的开源模式对行业生态的重构意义。与传统技术垄断不同,十方融海通过开放核心代码与训练框架,将AI开发门槛从专业团队降至个人创客,技术平权效应显著。
数据显示,开源社区贡献者中15%来自海外,衍生应用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开放生态不仅验证了深圳企业从技术应用者向平台构建者的转型,更契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的战略要求。
十方融海的成长轨迹,恰是深圳"创新雨林"生态的典型样本。自2016年从知识分享平台"荔枝微课"起步,到如今构建起涵盖技能培训、智慧教育、AI大模型的产业矩阵,企业每阶段发展都与区域政策同频共振。深圳通过"20+8"产业集群规划、千亿级融资支持等举措,为企业提供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持。
这种生态优势在小智AI的研发过程中尤为凸显。杜君透露,项目的开发多次受益于深圳的算力支持与产业联盟对接扶持。而企业反哺区域经济的路径同样清晰:开源战略吸引全球开发者构建应用生态,技术输出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增值,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闭环。
在栏目的镜头下,十方融海的实践揭示了一个真理:真正的AI创新不在于技术参数的突破,而在于能否构建起有温度、可演进的人机关系。这场由深圳发起的AI革命,正在重新定义科技的人文内涵。随着开源生态的持续扩展,一个更平等、更包容的智能时代正从这里启航。

原标题:深圳产业会客厅聚焦十方融海小智AI:重构人机交互新范式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