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上汽大众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荆棘之路——让燃油车变得像电动车一样聪明。这个看似矛盾的战略背后,藏着这家老牌车企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与技术自信。



回溯2024年提出的“油电同智”目标,彼时业内普遍认为这只是营销噱头。但当Pro家族带着800万像素惯导双目摄像头横空出世时,市场开始重新审视燃油车的潜力。这套系统通过视差生成高精度稠密点云,识别精度达到激光雷达的50倍密度,配合百度文心+DeepSeek双AI大模型,硬是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实现了媲美新势力的智驾表现。更巧妙的是,上汽大众用创新风冷方案解决了燃油车无法水冷的难题,在发动机舱的高温环境中稳定运行高算力设备。


这种技术突破绝非偶然。卓驭科技CEO沈劭劼透露,双方耗时七年打磨的端到端方案经历了1400多天的参数精调,攻克了燃油车非线性动力控制的世纪难题。当其他厂商还在堆砌硬件时,大众已经通过算法优化让电脑学会“像人一样开油车”。这种基于真实驾驶数据的迭代模式,使得Pro家族上市即交付完整版系统,彻底告别“期货技术”的行业通病。


市场反馈印证了战略的正确性。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帕萨特、途观、途昂三大Pro车型贡献了近十分之一的总销量,其中途观系列每四辆就有一辆是Pro版本。用户调研揭示出有趣现象:智能化已成为燃油车买家的核心诉求,甚至愿意为此支付豪华品牌的溢价。这促使途昂Pro等车型成功闯入原本被BBA垄断的价格区间,开创了“以智提价”的新范式。


然而上汽大众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傅强在发布会上强调:“我们不做技术的冒险者,要做品质的守护者。”这种克制体现在对安全底线的坚守——坚持人机共驾而非片面追求全程脱手,对传统造车工艺的传承与电子电气架构的创新并行不悖。中外团队联合推动国际供应商开放资源,最终打通了传统ECU与新系统的通讯协议,让智能功能与机械素质完美融合。


高频次OTA成为连接用户与技术的桥梁。2025年完成的11次升级覆盖近160万车次,年底前还将扩大至486万台。每次更新都基于真实路况数据优化控制逻辑,使车辆越用越懂车主习惯。这种持续进化的能力,让Pro家族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既有德系车的精密机械质感,又具备互联网产品的快速迭代特性。



站在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十字路口,上汽大众用Pro家族证明了一个真理:技术的终极价值不在于炫技,而在于解决用户痛点。当燃油车通过智能化获得新生,所谓的“油电之争”便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两种能源形式共同推动出行革命的协奏曲。这场由传统车企引领的技术平权运动,或许正在开启汽车行业的新纪元。

编辑:牟玉珍


来源:日照新闻网
原标题:油车智变新风尚!大众汽车Pro家族升级,合资销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