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案头煮水品茗正当时。当沸水注入杯中,御扬青绿茶的芽叶舒展如 “新柳拂波”,茶汤碧透间漾出清醇茶香 —— 这缕跨越千年的味道,恰是御扬青对蜀冈贡茶文脉的当代呼应。作为溯源宋代蜀冈贡茶核心产区的品牌,御扬青以 “千年贡茶脉,一品御扬青” 为内核,在时光流转中,让古老的茶史与当代的品饮体验相遇。


史料为证:蜀冈茶脉藏千年根基


“宋时贡茶,皆出蜀岗,甘香如蒙顶”,清乾隆《甘泉县志》中这句记载,为御扬青的文化溯源写下权威注脚。回溯北宋庆历八年(1048 年),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期间,曾在蜀冈之巅建 “时会堂”、山麓设 “春贡亭”,为蜀冈茶定立 “采制、核验、解送” 三重核心标准 —— 这一体系被《宋会要辑稿・食货志》完整收录:采需 “择晴日晨露未晞时”,芽必 “如雀舌微张,无虫噬焦边”;验需经 “观形、察色、品韵” 三关,确保芽叶形态、汤色滋味皆达上乘;送则 “以黄绫裹茶,兵卒护送”,尽显蜀冈茶的珍贵地位。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东坡途经仪征(古称真州),偶得天宁寺 “慧日泉” 水,取蜀冈新茶煎饮后,留下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的诗句。其传世手札中更细致描述:“蜀冈茶甘洌,如君子相知,淡而有余韵”,这份对蜀冈茶品质的偏爱,如今成了御扬青 “一品” 质感的千年佐证。而与 “慧日泉” 同属一脉的捺山泉水,至今仍以 “清甘无杂” 的特质,呼应着古人对蜀冈茶 “泉茶相得” 的赞誉。


当代传承:复刻宋制守茶品本真


“传承不是复刻表象,而是守住贡茶的‘敬’与‘精’。” 御扬青品牌负责人谈及品牌理念时,目光落在展陈的宋代茶史文献上。为承续宋代蜀冈贡茶的核心标准,品牌从源头到工艺皆以古制为纲:采茶严守 “春分前三日” 的时节限定,芽头筛选标准与《宋会要》记载的 “一芽一叶” 高度契合,确保每一片芽叶都饱含春日生机;制茶沿用 “杀青 — 理条 — 初烘 — 整形 — 足干” 五道古法,全程由经验丰富的茶师手工把控火候,拒绝任何修饰口感的添加,留住绿茶最本真的清鲜;即便是现代检测环节,也融入宋代 “三验” 逻辑 —— 形态检测对应 “观形”,汤色光谱分析呼应 “察色”,专业品鉴团盲评则延续 “品韵” 传统,唯有全部达标,才会冠以 “御扬青” 之名。


在御扬青的文化梳理中,按《东京梦华录》记载复原的 “贡茶解送文书” 复刻卷、源自苏东坡烹茶器具记载的迷你石铫茶器,都成为品牌连接历史的纽带。“我们想让每一个接触御扬青的人,都能触摸到千年贡茶的文化质感。” 负责人介绍,目前品牌正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同时联合扬州地方志办公室系统整理蜀冈贡茶史料,计划出版《蜀冈贡茶脉考》一书,让更多人了解这段被时光珍藏的茶史。


品牌内核:让千年茶魂活在当下


“御扬青的‘御’,是对贡茶标准的敬畏,而非帝王专属;‘扬’是蜀冈茶脉的地域根魂,是对这片土地的致敬;‘青’是绿茶本真的生机,是对自然的尊重。” 谈及品牌名称的深意,负责人的解读清晰而坚定。如今,御扬青已将宋代蜀冈茶的文化基因融入品牌日常:通过图文专栏讲述欧阳修、苏东坡与蜀冈茶的故事,让千年茶史走进大众视野;在品牌传播中始终以 “千年贡茶脉,一品御扬青” 为核心,避开商业喧嚣,专注文化传递。


“我们希望御扬青不只是一个品牌,更是蜀冈贡茶文化的‘传承者’。” 负责人表示,未来品牌将继续深挖宋代茶史文献,复原更多贡茶相关的工艺细节,让古老的蜀冈贡茶脉在当代焕发生机。当秋冬的暖阳洒在案头,一杯御扬青绿茶所承载的,早已不只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 它让历史中的蜀冈茶香,在当下依然清晰可感。


编辑:牟玉珍


来源:日照新闻网
原标题:秋韵承文脉!御扬青:续千年蜀冈贡茶,传宋式茶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