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2025中国国际大学校企联合商业计划大赛颁奖仪式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生命健康专业委员会、品牌发展专业委员会及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对外联络委员会联合主办,西交利物浦大学与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同承办。协办单位包括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大健康委员会、全球常春藤校友创新创业联盟、中国-阿拉伯科学技术协会、加拿大白求恩医学基金会、哈佛大学校友(长三角)创新中心、悉尼大学中国学联,主要负责宣发与项目选送。本届大赛通过海归论坛揭榜挂帅等多种渠道,共征集到200多个高质量创新创业项目。经过层层选拔,2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会师决赛现场。最终,大赛评审团优中选优,重磅揭晓了5个荣获金奖的顶尖项目,它们代表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最新探索。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主办方与支持单位的鼎力支持。现场嘉宾云集,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生命健康专业委员会谭淞文会长、朱文博副会长、西交利物浦大学丁玢教授、致公党江苏省委孙阿芳、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招商总监邬浩、苏州银行太湖城邦支行行长濮菊芬等人 共同见证了校企合作创新力量的崛起。各位嘉宾为获奖项目颁奖,并对大赛在促进校企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各企业出资项目落地,经路演评选,以下项目获得了大赛金奖:


  1.眼镜蛇毒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临床应用


  苏州人本药业有限公司,秦正红教授(哈佛大学归国科学家)


  本项目发现眼镜蛇毒中含有多种独特生物活性多肽(如神经生长因子类似物、特异性离子通道调控剂),前期研究表明其特定组分展现出调控神经炎症、抑制异常蛋白聚集、促进神经突触可塑性等潜力,为开发下一代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天然分子资源库。推动其临床应用转化不仅能满足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更能催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眼镜蛇毒疗法,缓解患者经济压力,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社会价值与经济潜力。



  2.益生菌对肠道健康改善的临床研究


  江苏新申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君妍博士(毕业于蒙纳士大学,导师为余艾冰院士、陈晓东院士等联合培养)。


  本项目旨在针对当前益生菌产品普遍存在菌株功能泛化、靶向性不足的问题,尤其缺乏针对特定肠道症状(如便秘与腹泻)的精准临床验证。消费者对益生菌功效存疑的核心原因在于:菌株特异性功能缺乏高质量临床数据支撑;肠道菌群调节机制不明确;同质化产品无法满足差异化的健康需求。未来在产业价值方面本公司拟通过两项严格设计的成人临床试验(分别针对植物乳杆菌Lp3a改善便秘、短双歧杆菌FPHC4024缓解腹泻),实现三大突破;首先在科学背书方向,将依托4周干预、100例样本及宏基因组测序,明确菌株对症状改善率及肠道菌群定向调节作用(如目标菌丰度提升、有益菌占比优化),产出医院报告及SCI论文;针对产品精准化将建立"一菌一症"临床证据链,解决益生菌市场"万菌同效"的信任危机;未来在市场竞争力方向,以循证医学支撑产品差异化,抢占千亿级功能性益生菌细分赛道,满足消费者对精准肠道健康管理的需求。



  3.人工智能筛选海洋生物提取物优化TIL细胞培养基


  生命求索(厦门)医药科学有限公司,张麟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公司项目主要聚焦解决TIL细胞培养基优化的技术痛点,传统培养基依赖胎牛血清(FBS)和高价重组蛋白(如IL-2),成本占比超60%,且无法抑制TIL耗竭(PD-1表达↑30%);同时,海洋生物活性分子(如海鞘抗肿瘤肽)虽具免疫调节潜力,但筛选效率极低(1万种提取物中仅0.1%有效),人工验证需6-8个月,严重滞后细胞疗法开发。



  4.细胞生产一体机的工艺流程开发


  苏州欣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迟深博士(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公司主要针对细胞生产设备行业三大痛点。工艺流程碎片化,目前细胞培养、换液、收获依赖多台设备,污染风险>5%。人工操作占比高,关键工序人工干预率达70%,批次差异±15%。进口设备垄断,进口生物反应器单价超500万元,国产化率<10%。项目团队开发全自动细胞生产一体机:通过模块化封闭式设计,集成灌流培养、微载体扩增、自动收获功能,实现“细胞接种-扩增-收获”全流程无人操作,污染率降至<0.1%;搭载机器视觉质检系统,AI识别活率≥95%的优质细胞团。以及自适应参数调控算法(实时调整pH/溶氧,批次稳定性提升至CV值≤5%);同步兼容CAR-T、干细胞等工艺(载量5-50L),单台设备成本控制在200万元内(进口设备30%)。该技术将推动国产细胞制备设备替代率提升至40%,降低细胞疗法生产成本50%,加速通用型CAR-T等先进疗法普惠化。



  5.自体干细胞与免疫细胞IIT临床研究项目开发


  湖南自贸试验区环球细胞库有限公司,孙浩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


  本项目旨在根据自体干细胞和自体免疫细胞所展现出的治疗潜力,但其临床转化仍面临显著瓶颈:自体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应用存在标准化制备与质控困难、适应症选择与疗效评价标准需优化等痛点。为加速解决这些技术痛点并推动安全有效的临床转化,亟须开发基于研究者发起(IIT)模式的临床研究项目。该开发具有重大产业价值:在自体干细胞方向,可推动其在重大疾病的应用,满足未竟医疗需求并催生再生医疗研究与发展;在免疫细胞方向,旨在突破治疗瓶颈、优化疗法,引领个性化精准免疫治疗发展。整体上,IIT项目将作为高效临床探索平台,加速技术迭代与转化路径,积累关键数据支撑产业化,吸引投入并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符合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需求。



  这些项目不仅技术前沿,更具巨大的市场潜力与社会价值,其负责人均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归国高端人才,展现了大赛“链接全球智慧”的显著成果。大赛为高校、企业与投资机构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对接平台,是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西交利物浦大学商学院丁玢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创新种子找到成长的沃土。”首届大赛虽已落幕,但创新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优秀的项目在未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中国国际大学校企联合商业计划大赛优秀奖获奖名单:

编辑:牟玉珍


来源:中华网
原标题:2025中国国际大学校企联合商业计划大赛颁奖仪式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