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救援四分钟,意味着生与死的分界线。”在一次社区急救培训课上,李肖南耐心地向学员们讲解急救的重要性。他不是专业医生,却有着丰富的救援经验;他是一名T3出行司机,同时也是蓝天救援队的资深队员、救援培训师。


危急关头的第一道光



在哈尔滨街头,李肖南的车不仅是接送乘客的工具,也是一辆随时待命的“应急车”。后备箱里常备急救包、头盔和救援装备。多年来,他多次在意外发生的第一时间挺身而出。


几个月前,他送客途中偶遇交通事故,伤者倒地失去意识。他立刻靠边停车,飞奔过去,进行心肺复苏。几分钟的紧急处置,为伤者赢得了宝贵的等待时间,直至医护人员赶到。类似的场景,他经历过太多次。对他而言,伸手救人已成为一种本能。


在课堂上传递经验


除了亲历救援,李肖南还主动承担培训任务。只要有机会,他都会走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把急救知识带给更多人。


“很多人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其实第一目击者才是关键。”他总是这样提醒学员。他希望让更多普通人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技能,因为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最先能出手帮助的往往不是医生,而是身边的人。


在一次面向中学生的培训中,他让孩子们轮流上手练习,直到动作标准。“如果有一天你们在身边遇到这样的情况,也许能救回一个生命。”他说得很认真。孩子们听得很专注,家长们在旁边频频点头。


平凡中的坚持


李肖南的身份不断切换:白天,他是城市里奔忙的网约车司机;闲暇时,他是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在课堂上,他又成了耐心的培训师。忙碌是常态,但他并不觉得辛苦。


“送乘客到达目的地是职责,救人于危难之中是责任。能多做一点,就多一分安心。”他说。正因如此,他从不吝惜时间和精力。


家里人起初也担心他太累,但慢慢地,他们被他的坚持打动,甚至主动帮他准备一些培训所需的道具。“这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了。”他笑着说。


城市里的平民英雄


在居民眼中,他是随叫随到的“义务教官”;在救援队友心中,他是敢打敢拼的“老兵”;在乘客眼里,他是可靠的好司机。荣誉和证书已堆满抽屉,但他始终低调:“奖章只是过去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以后还能做什么。”


他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是因为T3出行“好司机”评选活动的报道。平台相关负责人评价:“李肖南师傅不仅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更在公益与救援中体现了责任与担当。他代表了司机群体中最温暖、最值得尊敬的一面。”


李肖南的故事告诉我们:英雄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也许就是一位普通的网约车司机,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用实际行动守护了城市的温度。当危难发生时,他愿意挺身而出,这就是最珍贵的平凡英雄主义。

编辑:牟玉珍


来源:日照新闻网
原标题:T3出行好司机李肖南:蓝色身影里的守护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