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壁画在黄沙中静默,却因一场持续四年的公益行动焕发新生。2025年3月20日,随着“传匠心·铸国魂”马可波罗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助力敦煌莫高窟科技保护建设项目正式交付,马可波罗控股再次以行动诠释了中国建陶民族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即将上市登陆深交所、IPO注册通过的企业,自2021年起,便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将目光投向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以敦煌为起点,用科技与匠心书写了一段守护文明的温暖故事。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见证了多元文明的交融碰撞。莫高窟的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400余尊彩塑,不仅是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人类文化互鉴的活化石。然而,风沙侵蚀、湿度变化、游客呼吸……这些无形的威胁让敦煌的“生命”面临挑战。2021年,马可波罗控股首次向敦煌研究院捐赠瓷砖,用于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与土遗址物理仿真实验室建设。这两座实验室通过模拟极端环境,为壁画修复、土遗址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马可波罗瓷砖的耐腐蚀、高强度特性,成为实验室地面、墙面的理想材料。
2024年6月,马可波罗控股总裁谢悦增带队走进莫高窟,与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文物保护专家共同考察项目进展。马可波罗控股每一块瓷砖的铺就,都是对‘莫高精神’的致敬。这种“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精神,与马可波罗控股“美化人类生活”的使命不谋而合。2025年交付仪式上,苏伯民院长向企业颁发捐赠证书,马可波罗控股回赠了由马可波罗以敦煌飞天为主题创作的手工雕刻砖纪念品。
敦煌项目仅是马可波罗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的起点。四年来,行动足迹遍布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新疆库车等地:在故宫,马可波罗瓷砖助力公共环境改造,让游客在更舒适的空间中感受紫禁城的庄重;在承德,企业参与山区遗址道路维护,为文物保护工作者铺就“安心路”;在库车,马可波罗资助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基地改造,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此外,企业还联合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举办“承道传神——故宫非遗古书画展”“飞天神韵·莫高精神展”,通过沉浸式展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吸引超百万观众近距离感受文明魅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马可波罗控股深谙此道。在产品研发中,企业将敦煌壁画中的藻井纹、莲花纹融入瓷砖设计,推出“国潮系列”,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在生产环节,通过绿色制造技术降低能耗,践行“可持续守护”理念;在公益领域,设立马可波罗爱心慈善基金,持续专注于援建学校、贫困助学、社会公益等项目。正如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杨广立所言:“以马可波罗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充分证明了社会力量在文保工作中的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
从敦煌的黄沙到故宫的红墙,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展览中的光影交错,马可波罗控股用四年时间证明:文化保护不是孤立的行动,而是企业、社会与文明的共生共荣。当科技与匠心相遇,当商业与责任同行,一片小小的瓷砖,亦能成为守护文明的“基石”。
编辑:牟玉珍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马可波罗控股上市IPO:文化自信与企业责任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