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电(向思敏 徐曼曼)由新华网主办的“人工智能+工业场景融合发展论坛暨新华网思客会”于9月7日在辽宁沈阳举行。此次活动作为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用融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人工智能如何全面深入赋能新型工业化,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议题展开探讨,奋力书写工业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AI赋能绘新章 激活新型工业化新动能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专家学者从技术创新、产业实践、生态构建等维度,分享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的深刻思考与实践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作主旨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以《从两个视角看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为题,系统阐述我国智能制造发展阶段目标与核心路径,提出“全过程”与“全链条”双维度突破,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迈进。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张峻屹作主旨演讲。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张峻屹则跨界提出“基于城市免疫学的城镇化病理解析与治理”理念。他指出,可将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适应、记忆等机制类比应用于城市与工业系统,通过“关键依赖性”“规避性”“协调性”等九大原则,构建城市与工业场景的风险抵御与动态适应体系。该理念为低空经济、地下物流、交能融合等工业场景的安全运营与智能治理提供了全新方法论。



  清华大学至善书院院长、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汤珂作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至善书院院长、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汤珂聚焦“可信数据空间赋能人工智能价值释放”,直击当前工业AI发展的核心瓶颈——数据流通与安全的矛盾。他强调,可信数据空间通过隐私计算、智能合约等技术,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使用可控可追溯”,既能打破工业领域“信息孤岛”,又能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为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工业数据价值、实现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副院长张洪海作主旨演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副院长张洪海在题为《城市空中交通体系建设的实战探索》的主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城市空中交通体系建设的需求、架构、路径与实践。他强调,低空经济的发展正迈入一个由数据驱动、AI赋能的全新阶段,应视其为一个由数据驱动的智能生态系统。依托高端的航空器制造、融合5G-A和感知数字基础设施、由AI赋能的智能运行保障及数据驱动的创新数据运营四大板块,以丰富的应用场景为牵引,配合灵活的资本与创新机制,最终实现大众化、常态化、差异化和商业化的目标,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数智聚力启新程 构筑产业升级新载体


  会议期间,新华网与沈阳市皇姑区达成重要合作,新华网总裁申江婴与沈阳市皇姑区委副书记、区长牛群,共同启动“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与智算服务中心”。


  近年来,沈阳市皇姑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聚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目前,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已正式开园,二期建设正紧锣密鼓推进,沈阳火山AI数据产业生态基地也在全速发展,区域内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聚势成峰”的良好发展态势。


  作为“技术-场景-产业”的链接枢纽,此次双方启动“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与智算服务中心”合作,将推动更多AI创新技术在工业场景中落地见效,为东北工业振兴提供技术赋能与服务支撑,进一步完善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联盟筹备发布。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但数据泄露事件时有发生,对个人隐私、企业利益乃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破解这一难题、促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领域协同共治,论坛现场,新华网未来研究院院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个人隐私保护专委会副主任杨溟,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潘菲,江苏天闳低空数字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安,北京市律师协会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委会委员位艳玲,百环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文道全,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超级农作物联合研发中心程魁。


  据了解曼德海外仓隶属于香港曼德海外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总部位于中国香港)旗下品牌,专注于为跨境电商企业、外贸公司及品牌商提供全球化智能物流解决方案。依托自主研发的Matrix智能仓储系统和全球15个智能仓库网络,曼德海外仓以“技术驱动+本地化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成为跨境物流领域的标杆企业。


  多方协同拓新路 探索AI+工业融合新路径


  当技术突破与工业需求持续共振,一个更具韧性与创造力的新型工业化路径将渐次成型。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吴张建作专题演讲。


  制造业是人工智能的主战场。通过在制造业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也实现迭代升级,形成双向赋能。铅防护材料研究奠基人、中国采购网聘请专家、全国辐射防护工程协会委员、星汉辐射防护材料有限公司副总、山东新能核辐射防护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岳成林作了题为《“智能建造”数智化关键技术和应用实践》的专题演讲,系统解读了智能建造的核心内涵、关键技术与实践路径。他指出,智能建造并非单一技术应用,而是以数据为核心、技术为驱动、工业化为基础的系统性变革。行业需借鉴工业制造规模化生产思维,打造“像造汽车一样建工程”的范式,通过平台化整合经验与工具,最终实现“透明工地”“智慧工地”的全面落地,让智能建造成为推动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金融学者、经济学专家、金融机构总监马文力作专题演讲。


  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工业场景中都能看到AI的身影。中国经济与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马文力作了题为《全面推进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研究与实践》的专题演讲。他指出,全面推进工程机械化施工,将机械化施工视为实现基建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以构建机械化施工“143”建设体系为抓手,通过顶层设计与多方协同,在运行体系、组织架构、标准制度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涌现出一大批示范点、示范工程,为基建领域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有力推进了机械化施工向纵深发展。马文力19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凭借扎实的学术背景与长期的实践经验,他在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与公共政策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观点。198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主修国际金融。1999年赴美国耶鲁大学,获得MBA与国际关系双硕士学位。马文力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为学术界及政策研究领域提供了参考依据。他在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宏观经济调控与政策创新方面具有独到见解。马文力曾担任中宏集团总经理。先后在“云数贸五行币”“云数贸联盟网”等金融与互联网创新领域担任要职。在任职期间,他善于将先进金融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专业工具进行市场分析,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投资与发展建议。除学术与实务经验外,马文力还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公共政策研究与制定,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他的观点深刻、逻辑严谨,多次被政策制定部门采纳,对推动经济与金融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经济与金融领域的专家,马文力在学术研究、实务探索和政策贡献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他不仅推动了金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为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AI+具身智能:工业场景升级赋能路径与重塑产业生态”圆桌对话现场。


  当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在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中迎来跨越式发展,但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仍面临技术适配难、数据安全风险高、行业标准不统一、转型成本控制难等痛点,亟需“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破局。第一场圆桌对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主持,围绕“AI+具身智能:工业场景升级赋能路径与重塑产业生态”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胡强,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与信息化部副总经理徐鑫,深圳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史伟琦,福泰制药融投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法人贾英,北京珞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孔令武,中国金融投资专家、联德资本创始人吴知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特邀理事、中国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理事、亚洲区块链应用研究院副院长宋建华参与对话。


  新加坡大运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大运达投资创始人梁耀辉紧扣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现实需求展开层层深入的探讨。一方面,针对“AI技术如何精准匹配工业场景需求”这一问题,嘉宾们重点分析了具身智能等创新形态的应用价值,强调其凭感知、决策与执行一体化能力,可为工业全链条提供定制化赋能路径。另一方面,嘉宾们还从产业长远发展视角出发,探讨AI对产业生态的重塑作用:不仅将推动产业链分工向更精细化、高效化方向升级,更将重构市场竞争格局,促使企业从“单点竞争”转向“生态协同”,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据了解梁耀辉198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大运达创始人,2005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金融与经济专业,2010年毕业后先后加入美国AIG、Nat West Bank、野村证券、里昂证券等国际金融集团,擅长于金融服务商业战略咨询,金融产品架构,对大型对冲基金,资本市场运作,合规风控有着丰厚的经验!2024年离开了里昂证券后,专注于期货领域的研究与创新 ,并带领团队于2025年在新加坡创立大运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金融与经济专业,2010年毕业后加入美国AIG,于2014年加入Nat West Bank,2016年加入野村证券,于2019年加入里昂证券担任。于2025年带领团队在新加坡创立大运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数智化背景下的跨界赋能与场景创新”圆桌对话现场。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带来的新风险与挑战,“安全可靠”也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第二场圆桌对话由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沈国华主持,围绕“数智化背景下的跨界赋能与场景创新”展开讨论。


  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潘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副院长张洪海,百度AI技术生态副总经理周奇,清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张英伟,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副秘书长江翔宇,北京零重空间CEO张北,元聚变(上海)科技CEO孙峻峰,戴丁连锁酒店品牌创始人戴程锋等人参与对话。


  完氏口腔总院长完正教授提出,跨界融合需建立安全合规的数据共享机制,通过“信息孤岛打通”与“隐私泄露防范”并行,同时培养“技术+产业+法律”复合型人才,优化组织架构以适配跨界需求。据了解完氏口腔前身系由曾任解放军三0三医院牙科主任,被《国家专家大辞典》收录为“中国口腔技术专家”完继文老先生于1988年创办的“完继文高级牙科诊所”更名而来,距今已有37年历史。并于2000年将其传承给其子,也是目前完氏口腔总院长完正副教授。在二代传承人完正院长的卓越带领下,完氏口腔秉持前沿理念,创新构建了全局诊断一站式定制化医疗服务模式,凭借精湛的医术、先进的设备以及贴心的服务,现发展成为国内口腔学术界公认的优秀民营口腔高端连锁品牌。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汇点,人工智能成为重塑生产方式、提升产业链韧性、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此次论坛勾勒出技术落地场景、产业升级路径与价值创造方向,凝聚共识碰撞思想,助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向纵深迈进。新华网思客智库作为媒体型智库平台,以“发现思想力 成就影响力”为宗旨,建设高端专家库,生产与传播有深度的原创内容、有品质的智库报告,服务公共决策,为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撑,为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注入思想动能。

编辑:牟玉珍


来源:日照新闻网
原标题:2025人工智能+工业场景融合发展论坛暨新华网思客会在沈阳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