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国医大师杨震教授屡传佳音——传承工作站落户胸科医院、团队获省级优秀称号、跨省分享中医哲学智慧。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中医传承新实践,正在西安悄然发生。 国医大师工作站揭牌 中西医融合迈出关键一步8月8日上午,国医大师杨震学术经验传承工作站揭牌暨授徒拜师仪式在西安市胸科医院隆重举行,杨震国医大师工作站正式落户西安市胸科医院,标志着中西医深度融合迈出关键一步。



  杨震国医大师、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丁力、西安市中医医院副院长肖兵、西安市胸科医院院长李建英共同为工作站揭牌。




  西安市胸科医院党委书记王晓宏为杨震国医大师颁发证书。杨震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郝建梅、李建英院长分别代表双方医院签约。现场庄严隆重的拜师仪式再现传统,三位弟子行传统拜师礼,杨震教授赠予专著《杨震相火气机学说研习实践录》,并作了题为《关于“气一元论”的源流与探讨》的学术讲座,从哲学高度阐释中医思维,引发热烈反响。 研究所获评省级优秀团队 临床服务与学术创新成果显著8月15日,“陕西省优秀医务工作者和团队表彰大会”在陕西宾馆隆重召开,西安市中医医院国医大师杨震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研究所凭借其卓越的学术贡献和突出的临床服务成效,荣获“陕西省优秀医务工作团队”称号。




  这一殊荣是对国医大师杨震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研究所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研究所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医药学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为健康陕西、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国医大师杨震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研究所于2023年11月成立,为进一步弘扬杨震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依托“师带徒”模式,研究所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21家传承工作站和150余人的老中青人才梯队。研究所深耕“相火气机学说”,围绕杨震教授的学术思想,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工作。近年来,团队发表反映杨震教授学术思想及经验的论文100余篇,出版论著6部,主办国家、省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0余次;成功研发院内制剂5项,获批发明专利1项,并承担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所将杨震教授的学术经验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累计服务患者71万余例次,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在肝病治疗领域,研究所主导研发的肝病治疗方案成为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的核心技术支撑,带动了陕西乃至全国中医肝病事业的发展。 杨震教授跨省分享中医哲学 动态体质研究获重大突破8月30日,泛中西南治未病优势专科跨专业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杨震国医大师受邀带领传承工作室成员参会。




  大会邀请十余位国医大师、国家岐黄学者等国内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国医大师杨震教授作为学术交流会的首位发言学者,以《中医思维——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医疗实践》为题,深入阐述了中国哲学与中医实践的密切联系,强调中医是在“天人合一”“气一元论”等传统哲学滋养下形成的独特医学体系。他指出,中医思维是“形而上”的理法与“形而下”的方药结合,既是诊疗灵魂,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会议期间,联盟发布了《“五行十态体质”体系构建及其体病相关的多维研究报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杨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研究以《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为根基,深度融合天干地支推演、人工智能与红外热成像技术,首次构建了‘气运-体质-病证’相关联的动态辨证体系,实现了体质研究从静态分类向多维动态靶向研判的重大跨越。”



  从西安到南宁,从临床到哲学,国医大师杨震的八月行程满满,却也清晰勾勒出一条中医传承、创新与传播的坚实足迹——中医正走出传统,与现代并肩同行。

编辑:牟玉珍


来源:日照新闻网
原标题:国医大师杨震学术传承成果丰硕,中西医融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