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政策严控下的破局之道
在健康类直播面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多重监管的背景下,《中华养生汇》依托国家级平台背书与百年药企支撑,通过“主体-内容-流程”三维合规体系,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标杆范式。栏目由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成为中医养生领域“合法性与公益性”兼备的典范。
一、主体资质合规:权威双核驱动
(1)郭雁斌:官方认证的中医权威
执业与学术合规:
山西省名中医、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执业医师资格证经国家卫健委备案;
历任大同市中医院副院长等公职,临床专长(肿瘤、心脑血管病)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认可的专业领域。
平台权威认证:
作为央视“中医药文化全民健康科普工程”首席专家,身份经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审核,杜绝“无资质主讲”风险。
(2)广誉远:百年药企的法定保障
生产合法性:
始创于1541年,持有NMPA核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编号:ZYB114289);
安宫牛黄丸等核心产品为国家保密配方,雪莲灵芝丸、杜仲叶石斛丸执行《药食同源原料目录》标准。
工艺合规性:
龟龄集“二十八宿炮制法”入选省级非遗,炮制流程符合GMP规范,外包装完整标注“食字号”及成分表。
二、内容合规性:严守政策红线
(1)科学传播的精准边界
术语规范:主讲全程采用“调节元气”“未病先防”等《黄帝内经》术语,规避“治疗”“治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禁语;
实证表述:
患者改善案例均标注“个体体质差异”,并附山西中医药大学临床观察报告(如:刮痧油配合导引术对高血压有效率89.2%)。
(2)文化传承的合规表达
非遗技艺标准化:
砭石刮痧术演示由非遗传承人操作,画面标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非遗字第2020-12号);
郭教授讲解时同步展示《中医养生方法学》教材(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确保学术严谨性。
典籍解读监管:
对《神农本草经》“药食同源”理论的阐释,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交叉审校,符合《广播电视科普节目制作规范》。
三、流程合规:央视级三重监管
(1)预审-直播-追溯全链条管控
脚本预审制:
每期内容提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产品功效描述需附检测报告(如:杜仲叶石斛丸农残检测编号:SC20230187);
AI实时监控:采用语义识别系统自动拦截违规词汇,2024年违规词触发率为0。
四、行业价值:合规框架下的文化复兴
(1)构建健康传播“金三角模型”
维度 合规要素 行业影响
人 官方认证专家 根治“伪中医”乱象
货 百年老字号+法定批文 建立药材DNA溯源体系
场 央视平台全程监控 推动行业标准化审核流程
(2)传统智慧的现代转译
栏目将“阴阳五行”理论转化为可视化健康模型(如:元气化生动画演示),青年受众占比达35%。其“公益讲座+线下服务”模式被国家网信办列为“健康科普合规案例”,推动中医养生纳入《“健康中国2030”基层实施纲要》。
结语:合规性是生命力的根基
《中华养生汇》的成功印证:国家级平台的公信力、百年药企的匠心底蕴与学者严谨的学术操守,共同织就中医药传承的“安全网”。当栏目镜头掠过广誉远药柜上斑驳的木纹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480年的制药传承,更是一套经得起法律审视与文化淬炼的现代生存智慧——唯有在合规的土壤里,千年药香才能飘得更远。
编辑:牟玉珍
原标题:《中华养生汇》:国家级平台的中医合规传播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