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WICHPDF)正式任命云南省古树茶研究院院长、云南省古树茶研究院自然科学类研究员、高级制茶工程师包崇蕾女士为“联合国世界非遗保护与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并由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世界非遗基金组织主席张勋华先生为其颁发任命证书。这一任命不仅是对包崇蕾女士在茶产业卓越贡献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中国茶文化世界影响力的认可,标志着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世界非遗基金组织主席张勋华先生为包崇蕾女士颁发任命证书
包崇蕾女士与茶的缘分,始于云南那片孕育了千年茶文化的沃土。二十余年来,她扎根古树茶研究,走遍云南各大茶山,从学术探索到工艺创新,从企业经营到文化传播,始终坚守着"让世界读懂中国茶"的初心。
云南省古树茶研究院院长包崇蕾女士
2004年,包崇蕾女士在《云南茶叶》上发表《古茶树的管理与驯化》,首次系统性地探讨古茶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次年,她又发表《过渡型茶树的鉴定》,为茶树分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015年,她创新研发的"云南古树白"一经推出便引起业界轰动。三年后,她独创的"千年紫红"红茶,采用过渡型古树紫芽,以独家发酵工艺制成,其独特风味成为茶界新宠。2024年,她在《情绪疗愈师教材》登载《茶与健康》,系统阐述茶在情绪疗愈中的应用价值。同年,她受聘为"情绪疗愈专家委员会"客座教授,开创性地将茶与心理健康相融合,拓宽了茶产业的边界。
肩负使命,让茶香飘向世界
新任命赋予新担当。2025年5月21日,第六个 “国际茶日”,新获任命的包崇蕾女士带着中国茶文化踏上日本之旅。她通过一盏清茶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茶道"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这份使命,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文明的嘱托。”包崇蕾女士表示,"我将继续致力于茶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守护千年茶道的文化根脉,让中国茶成为对话世界的语言。”
一生为茶,一生传茶
包崇蕾女士用毕生心血为茶钻研、为茶创新、为茶践行、为茶传播,以学术研究为根基,以工艺创新为突破,以跨界融合为拓展,以文化传播为使命,在茶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位企业家的奋斗史,更是一位文化使者的传承史。
如今,站在联合国的国际舞台,她将肩负更厚重的文化使命:让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同频共振;让 “和而不同” 的东方智慧浸润全球文明图谱。正如她掌心的茶盏始终盛满信念:“当世界读懂一片茶叶的故事,便读懂了中国对文明传承的敬畏与担当。”相信,在她的推动下,中国茶文化必将以更蓬勃的姿态融入世界非遗星河,让那缕跨越千年的茶香,在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里,酿成永不褪色的文明芬芳。
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
WICHPDF,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是一个致力于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权威机构。该基金会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批准成立,具有联合国特殊咨商地位,是联合国唯一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基金机构。
WICHPDF的宗旨和任务:在资助奖励方面,表彰对非遗保护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推动保护、研究、培训及国际合作项目;在产业推动上,促进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助力全球健康产业发展;在国际交流中,每年于联合国总部(纽约)举办世界非遗保护和发展大会,搭建全球非遗文化交流平台;在可持续发展层面,将非遗保护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紧密结合,赋能非遗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