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0日,由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主办,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承办的“华西乳腺癌诊疗进展学术研讨会暨2025四川省第五届乳腺健康科普大赛启动会”在四川成都举办。


  共筑科普生态,赋能健康中国


  9日下午,2025年四川省第五届乳腺健康科普大赛启动会上,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副主任罗婷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中心主任陈洁教授,以及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张梦凡先后致辞;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徐琰教授,癌症科普作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李治中(菠萝)博士,混知团队产品总监、混知健康创办人大阅,以及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李霞等嘉宾出席会议。


  罗婷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优质科普需要兼具专业深度与传播效应,本次会议通过邀请乳腺癌领域多位专家及知名科普创作者,探索乳腺癌诊疗前沿进展,领略科普传播的智慧与创意,助力各位同道提升专业水平、拓宽创作思维、增强科普技能。她表示,期待各位同道充分发挥内容创作的专业优势,持续产出高质量科普作品,希望会议以轻松愉悦的氛围,共探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路径,架设起医学知识通向公众认知的桥梁。



罗婷教授致辞


  陈洁教授指出,医疗专业知识唤起公众关注的力度有限,医学科普如何持续创造吸引力,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带来技术革新,使信息获取更为便捷,同时也加剧了信息质量参差的局面——但专业医疗人员仍是公众信赖的知识渠道,医务工作者应更积极主动参与科普,将临床经验转化为公众可理解的知识节点。



陈洁教授致辞


  张梦凡秘书长指出,乳腺癌早期治愈率高达 90% 以上,强化早筛早治需依托健康科普。自2021年首届乳腺健康科普大赛举办以来,已吸引超300支团队参与,孵化出短视频、科普漫画、情景剧等多元化科普作品,通过“华西医生”等平台触达千万人次,并联动义诊筛查推动“早筛早诊”理念深入基层。本届大赛将进一步整合学术、媒体及行业资源,联动医学科普基金等,持续打造兼具专业性与传播力的科普生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张梦凡秘书长致辞


  科普创作方法论


  癌症科普作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李治中(菠萝)博士,在《人类与癌细胞的生存之道》主题演讲中,剖析了癌细胞的演化逻辑,总结出其六个特点:多样性、转移性、破坏性、适应性、合作性、竞争性。他类比道,“癌细胞行为特征很像人类”,其生物学现象恰似人类群体在资源博弈中的镜像投射,这一观点为理解癌症本质提供了独特的认知视角。



李治中(菠萝)博士


  癌症科普作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人类与癌细胞的生存之道》


  混知团队产品总监、混知健康创办人大阅以“自媒体还有机会吗?”这一问题引入,解析了当今时代的创作背景,并通过“母版的四个要素”总结出优质内容创作方法论,分别为:精准选题、构建引入、打造内容主体、引导用户行为。



大阅


  混知团队产品总监、混知健康创办人


  《一套让科研工作者快速进入科普领域的创作方法论——帮大家在创作上少走3年弯路》


  两本科普作品首次亮相


  《乳言100问》由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乳腺肿瘤专委会组织编写,罗婷教授担任主编。全书以100个高频疑问为脉络,从乳腺基础知识切入,详解青春期发育困惑、孕期哺乳护理等实用知识,并系统解析乳腺结节、乳腺癌等常见疾病的诱因、诊疗方案与康复路径,以通俗语言和场景化故事案例,将专业医学知识巧妙转化为亲和易懂的实用指南。


  《癌症天敌:免疫治疗的突破与希望》是李治中(菠萝)博士的新作品。本书从诺贝尔奖的突破性发现到现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疗法的应用,再到未来癌症疫苗、溶瘤病毒等前沿技术,全面展现了免疫治疗如何改变癌症治疗的格局。无论是癌症患者、家属,还是对免疫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与希望,了解免疫治疗如何为人类战胜癌症带来新的曙光。



新书发布仪式


  聚焦前沿:乳腺癌诊疗学术研讨


  10日上午,华西乳腺癌诊疗进展学术研讨会召开。罗婷教授在致辞中提到,本次研讨会除了探讨诊疗前沿进展,还鼓励分享临床实践中的经验与感触。期待各位同道在临床工作中能用通俗易懂且科学的语言,向患者传递规范诊疗理念,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同时也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



罗婷教授致辞


  陈洁教授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提到,在罗婷教授的带领下,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在内科治疗领域取得了良好发展,希望华西乳腺疾病中心未来能与川内及国内同道继续加强乳腺癌研究合作,为乳腺癌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陈洁教授致辞


  随后,各专家展开主题分享。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徐琰教授梳理了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治疗变迁。



徐琰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治疗变迁》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王浩斌副主任医师解读了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强化治疗策略。



王浩斌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强化治疗策略》


  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剑辉副主任医师细数了2025 CSCO指南的更新亮点,聚焦SABCS、ASCO重磅研究,提出关注探索抗HER2+靶向新药的治疗疗效。



张剑辉 四川省肿瘤医院


  《HER2阳性乳腺癌研究热点分享》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翔副主任医师分析了新辅助治疗早期TNBC长期生存获益与机理。



张翔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新辅助治疗早期TNBC长期生存获益与机理分析》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潘广锐主治医师围绕CDK4&6抑制剂在HR+,HER2-早期乳腺癌研究展开分享。



潘广锐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唯聚高危重塑标准-CDK4&6抑制剂在HR+,HER2-早期乳腺癌研究》


  眉山肿瘤医院董娟主治医师从指南与共识出发,回顾了乳腺癌OFS治疗并提出展望。



董娟 眉山肿瘤医院


  《从指南与共识出发乳腺癌OFS治疗回顾与展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钟晓蓉副教授讲解了肿瘤治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管理。



钟晓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从血液生理机制看抗肿瘤治疗血液学毒性管理》


  南充市中心医院朱克鹏副主任医师分析了PI3K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提出PI3Kα抑制剂疗效机制联想。



朱克鹏 南充市中心医院


  《38 年研发路,PI3K靶点历史及创新机制联想》


  云南省肿瘤医院汤琦副主任医师提出了ctDNA监测作用,分析了AI辅助决策以及耐药管理策略。



汤琦 云南省肿瘤医院


  《化疗在晚期乳腺癌中的治疗地位》


  通用医疗三六三医院徐红玉副主任医师分析了我国国情下的 HER2 阳性乳腺癌排兵布阵,并提出,治疗方式不断迭代,内卷态势不断升级,需要精准定位每个方案。



徐红玉 通用医疗三六三医院


  《中国国情下的 HER2 阳性乳腺癌排兵布阵思考》


  主持风采



讨论风采







  第五届乳腺健康科普大赛征集已经开始!


  点击征集通知,即可投稿参赛!


  ▽▽▽


  《2025四川省第五届乳腺健康科普大赛征集开始!》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