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邦科技(301326.SZ)4月24日晚间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4.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33%,亏损大幅收窄。
产业结构优化,毛利率提升致同比大幅减亏
依据年报,捷邦科技2024年业绩受股份支付费用和一次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影响较大,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4.96万元,如果再剔除一次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公司可基本实现扭亏为盈。
分析认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呈现温和复苏态势及公司本身产业和市场能力增强是捷邦科技2024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拓展新客户和新市场,新增了Meta、Joby(美国低空经济领域独角兽)等重量级客户,并在此基础上依托高质量产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了良好的效益增长。
得益于公司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附加值提升,捷邦科技2024年的盈利能力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报告期内,公司制造业毛利率达到26.47%。同比上升了5.44%,其中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毛利率为27.54%,同比提升了5.26%。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捷邦科技2024年底的负债总额同比增长了68%左右,但资产负债率仅为26.05%,低于大部分同行企业,财务状况仍处于非常健康的状态。
政策助力,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回暖
消费电子市场回暖是捷邦科技2024年业绩复苏的主要因素之一。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复苏迹象明显,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全年同比增长6.4%达到约12.4亿部。与此同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包括AI PC、智能穿戴、智能眼镜等在内的以 AI技术为亮点的新兴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进一步推动了消费电子行业结构性增长。
展望2025年,在国家"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消费电子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今年1月,发改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明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要点是大幅增加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Canalys研究分析师钟晓磊认为,包含智能手机在内的全国补贴政策宣布为消费电子市场今年的增长打下基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出货量预计将超过2.9亿台。
捷邦科技作为消费电子产业链上的重要参与者,拥有苹果、亚马逊、SONOS、谷歌、Meta、Joby等众多优质客户资源,未来有望成为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的重要受益者之一。
积极布局固态电池导电剂产品和电池连接系统CCS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捷邦科技公司掌握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制备全链条核心技术,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正力新能、鹏辉能源、多氟多等知名锂电池终端客户提供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主要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电芯、储能锂电池电芯、低速车锂电池电芯等领域,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2024年,公司碳纳米管销售收入为5,576万元,同比增长140%。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依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进入202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1.2%。
长期来看,固态电池是拉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的长期因素之一。依据机构研报,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产品将加速量产进程,预计2025年国内固态技术内容(半固态与准固态等)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包括车载与非车载领域)将突破10GWh,全固态电池也有望在未来2-3年完成小批量量产上车,届时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将实现质的飞跃。
面对新能源电池行业发展趋势,捷邦科技高度关注该领域技术革新,积极布局应用于固态电池的碳纳米管产品,以解决固态电池因材料本身或固态电解质包覆改性后的电子导电性差和部分结构稳定性问题,目前已向部分客户提供样品进行测试。
依据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碳纳米管是改善锂离子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的关键导电材料,受益于快充、固态电池、硅负极等新技术渗透率不断提升,碳纳米管将迎来用量提升与产品升级,同时具有更好性能的新产品单壁碳纳米管即将放量,为行业开启新的成长周期。据中信证券测算,2030年碳纳米管行业空间419亿元,其中单壁碳纳米管贡献41%,是行业成长的主要动力。
为进一步加大与客户需求相匹配的前端市场开发投入,持续优化产品体系,捷邦科技将在巩固现有产品体系和业务板块的基础上,积极延伸产业链,布局电池连接系统CCS模组。捷邦科技在年报中提到,随着动力电池结构的不断创新,电池连接系统CCS的信号采集组件、集成工艺等也在不断发展,信号采集组件开始呈现出由FPC向FCC转移的趋势,而采用FCC信号采集组件的CCS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圆刀模切工艺和金属冲压工艺,相关工艺与公司目前功能件和结构件使用的工艺一致。为了发挥公司在圆刀模切和金属冲压工艺的技术优势,公司在2024年开始布局CCS,完成了团队搭建,并逐步进行设备投入,实现了产业链延伸,为未来积累发展动力。
不断拓展业务版图,收购赛诺高德切入热管理行业
报告期内,捷邦科技还通过产业投资、并购等手段拓展业务版图,新增了涂胶和紧固件产品,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强化了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不仅如此,公司还在2024年启动了对赛诺高德的收购工作,并于2025年3月底完成了49.9%的股权交割,成为赛诺高德单一最大股东。对赛诺高德股权的收购,可助力捷邦科技进入热管理行业,抓住AI大发展所带来的智能终端、AI服务器等行业机遇。
据了解,赛诺高德已于2024年6月获得北美大客户一级供应商代码,目前正在参与其2025年量产的新项目开发,预计该增量业务会给公司带来较大幅度的业绩增长。
一季度业务稳健发展,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2025年一季度,捷邦科技保持稳健发展,今年前三个月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4万元,同比虽然下降,但主要因股权支付费用所致。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依据公司经营计划,捷邦科技今年将在巩固现有产品体系和业务板块的基础上,稳步推动业务拓展。在新材料应用方面,公司将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的基础上新增高比表炭黑产品线,满足锂电池大客户多样化的导电材料需求;在功能模组部件领域,公司继续配合国内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核心客户开展新一代电池连接系统CCS模组的研发工作,利用好现有客户资源及精密制造优势,拓展公司产品在新能源市场的应用;在散热部件方面,公司将继续配合大客户做好下一代手机/平板VC均热板部件的产品开发工作,同时加大液冷散热模组类业务的拓展力度,力求2025年在散热部件等高成长领域取得更多更扎实的产品布局。
基于公司清晰的业务发展策略和经营计划,捷邦科技的2025年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