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芬芳,她挟着火热激情走来

——《衡水日报》上的全国劳模宋欣茹印记




    宋欣茹(左二)和村民们在一起。  (资料图)


  翻开上世纪60至90年代的《衡水日报》,一个名字时常见诸报端,她火热而有激情,总是干劲十足地带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


  她是全国劳动模范宋欣茹,曾三次获得国家金质奖章、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慢慢研读关于她的篇篇文章,仔细了解幅幅图画背后她的故事,这位为家乡为人民奉献了一辈子的饶阳“铁娘子”,形象渐渐立体丰满,而衡水人往昔的奋斗岁月,也乘着一段段文字向我们款款而来。


   1977年11月23日《衡水日报》刊发的对宋欣茹的报道。


  笔墨行间映照不变初心


  宋欣茹从25岁投身革命,艰苦奋斗了56个春秋。在她心里,满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唯独没有自己,被群众称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勤务员。


  她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饶阳县常安村妇救会主任。那时,她和男人们一起打游击、端炮楼,为了不影响抗日工作,怀孕以后就用宽布条勒住肚子,照样去跟敌人拼。她积极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组织发动妇女们做军鞋、挖地道、动员参军、站岗放哨、掩护干部、护理伤员,被人们誉为“冀中平原一青松”,积极支前的“红大嫂”。上世纪五十年代,她带领群众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多次战胜洪涝灾害,发展农业生产,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晚年,面对独生儿子三番五次写信、打电报要她到武汉生活的请求,她说:“俺是一个共产党员,不能抛下父老乡亲去享清福。”最后时刻,她仍念念不忘党的工作。


  榜样是时代最亮的灯塔。从创刊之初就将“传递榜样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作为宣传主旋律的《衡水日报》,用新闻的敏感追逐表扬先进,不惜笔墨和版面,采用消息、通讯、诗歌、手绘等多种形式礼赞宋欣茹,展现先进人物的人格光彩与精神力量。


  1965年3月6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衡水日报》的前身《衡水群众报》,在二版利用多半个版面的篇幅刊发通讯《农业战线上的女红旗手宋欣茹》,第一次对宋欣茹的事迹进行了深度宣传报道,称赞她“那颗为革命的红心像葵花向着太阳那样,永远向着党。”


  当天,在同一版面的右上角位置,还刊发了自创快板《向妇女姐妹们祝节》,赞颂“妇女顶着半边天”“宋欣茹是好样板”,呼吁妇女姐妹“热爱集体努力干”“革命红旗代代传”。这段快板通俗易懂、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行云流水般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沁到群众心坎里。


  宋欣茹先进事迹也引发中央媒体关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曾于上世纪60年代,在常安村拍摄了纪录片《千锤百炼钢铁社》。影片主要反映了宋欣茹在农业集体化的道路上,战天灾、抗风沙、挖穷根、栽富苗的动人事迹。她的名字也传遍祖国大地,激励和带动更多的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


  1979年12月28日,国务院举行第二次授奖仪式,嘉奖农业、财贸、教育、卫生、科研战线的351个全国先进单位和340名全国劳模。衡水地区包括宋欣茹在内的4个全国先进单位和全国劳模光荣参会。《衡水日报》在头版几乎用了整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他们的参会感受和照片。文章最后,编辑还专门配发了编者按:“让我们以先进单位和模范个人为榜样,在全区掀起一个比学赶帮超竞赛,使我区农业生产有一个新的发展。


  多年的付出,让宋欣茹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她也获得了其它诸多荣誉,曾担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多次荣获县、地区、省、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当选为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誉面前,她谦虚谨慎,始终保持着一颗为国为民的真诚之心。


  “要出以公心,勇于听取批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1980年6月23日,《衡水日报》在三版头条位置刊发宋欣茹署名文章《听取不同意见 活跃民主生活》。作者以亲身经历和感受,阐述了认真听取不同意见,聚众人之智、集社会之力为国家作贡献的重要性,质朴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真挚的感情动人心弦。


  不仅如此,宋欣茹还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已婚在外职工争取探望父母的探亲假,在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例会上提出鲜蛋派购价格不合理,大力维护农民利益,真正做到代人民发言、替人民说话、为人民着想。《衡水日报》深入挖掘并浓墨重彩报道了这些事迹,使得宋欣茹不仅成为几十年前的标杆,也影响激励着当代人逐梦新时代。


  行行铅字记录峥嵘岁月


  典型人物体现人性本色,又折射时代风貌。


  从有关宋欣茹的一篇篇报道中,我们可以窥到上世纪50至90年代衡水经济社会特别是农村发展的印迹。


    1965年3月6日《衡水群众报》。


  1956年8月初的一个夜晚,一场多年不见的大洪水,淹得常安村人喊马叫,房倒屋塌。多年以后,《衡水日报》曾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通讯,讲述了宋欣茹在这场洪水中的动人故事。文章写道:她在齐腰深的泥水里,趔趔趄趄,踉踉跄跄,将一个个孤寡老人,背到安全地方,安顿好。


  这篇通讯题为《把一生献给党——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宋欣茹默默奉献的事》,作者包括曾先后担任衡水日报社社长的蒋清泉和杨淑强。整篇报道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宋欣茹“为党为人民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一切”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后,一种催人泪下又鼓舞人心的情感交杂而生。


  常安村位于滹沱河滞洪区,低洼易涝,杂草丛生,从1953年到1963年,有7年发水受灾。特别是1963年的夏天,常安村遇到了罕见的大水。洪水过后,宋欣茹带领大家搞副业,从五公村借来织布机,资金不够大家凑,原料不足外地找,没有技术向人学,搞起了纺织、柳编、打箔、草帽辫等十多种副业生产。这一年,全村的副业收入达到十余万元,不仅让村民有了收入,还为来年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足够的资金。


  1963年,不仅是常安村,海河流域南系降下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雨,洪水泛滥成灾,河堤相继溃决,数百里一片汪洋,流域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毛泽东主席先后多次视察灾情、指导救灾工作,并于11月17日亲笔题下“一定要根治海河”。


  包括衡水人民在内的泛区群众挥锨上阵,打响了波澜壮阔的根治海河战役,最终取得了根治海河的决定性胜利。《衡水日报》密切关注这项宏伟的治水工程,精心策划、细心组织,先后采写编发了《根治海河创新天》《海河工地新事多》《昔日泛区今日粮仓》等数百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贴近性强的报道。透过一行行铅字,那种热火朝天的干劲儿和战天斗地的精神,依然激励感染着当今的读报人。


  宋欣茹曾说:“各行各业都离不了粮食,农村这个战斗岗位是多么重要啊!”她一生都在与土地、庄稼打交道,无论是担任常安村党支部书记,还是当选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都始终坚持参加农业生产,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生产自救。1972年起,宋欣茹所在的常安大队连续七年粮食平均亩产超过千斤,1979年粮食亩产达到1350斤。


  那个时候,衡水还是人民公社“大集体时代”,人民群众在集体组织中,兴起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在广阔的农村,以农田基本建设为抓手,农业学大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


  这也反映到当时的新闻报道中。打场、挖井、平地……这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词组不时出现在报端。《衡水日报》聚焦时代热点,挖掘典型人物特点,广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唱奋进者之歌——


  1972年12月,《衡水日报》的编辑收到一篇来自饶阳县革委报道组的稿件,内容是常安大队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战胜严重旱灾、夺得农业好收成。


  因长期干旱,上世纪70年代开始,衡水市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号召,开展了大规模的机井建设,着力改变农业生产面貌。


  阅读稿件后,编辑们意识到这是一篇折射衡水发展风貌的一线新闻,遂立即“因材修剪”呈现亮点,让新闻报道“见人见事见现场”,于当月29日在三版头条位置刊发消息《常安大队战胜干旱粮食亩产过“长江”》。此后,记者编辑们又持续关注常安大队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新成绩,相继刊发《老模范续新篇——记常安大队党支部书记宋欣茹带领群众“渡江”的事迹》等一批稿件,有效做好热点问题报道,以先进人物事迹和精神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驰而不息传承先辈精神


  宋欣茹还特别关心妇女和儿童工作,支持和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关心照料常安大队两个孤儿的生活和学习。


  1977年,当时的衡水地区妇联会决定,在全区妇女中开展学习宋欣茹同志模范事迹的活动。


  配合此次活动,衡水日报社派出记者段明轩,同《河北日报》记者张锡杰、通讯员赵同开一起,再赴常安村,深入采访挖掘近期宋欣茹先进事迹。


  对于那次采访,张锡杰和段明轩都印象深刻。他们先坐公共汽车到达饶阳县五公镇,本想租自行车去常安村,未料天降大雨,骑车走不了,大家就步行。从五公镇到常安村,有近20里的路,快到村里时,道路泥泞,天色也暗了,正发愁时,村副书记“小茂”开着拖拉机来接他们,原来是“宋大娘”听说几位同志来,特意嘱咐“小茂”来接。那天,他们采访到“天透黑”,就着“宋大娘”家的煤油灯写稿,第二天又采访了多半日才赶回衡水。很快,《衡水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他们此次采写的通讯《大好时光——记宋欣茹同志坚持继续革命的事迹》,讲述了65岁的宋欣茹,在身患肝炎、肾炎等多种疾病的情况下,仍赶快干、想法干、拼命干,带领社员同沥涝斗争夺得粮食丰收的事迹。


  “向老支书学奉献、学奋斗。”宋欣茹带领全村党员和村民艰苦奋斗的事迹和精神,也深深鼓舞着现在的常安村民。夏秋交替的8月,记者沿着先辈足迹重访常安村,报纸上泥泞的土路早已硬化,老人们记忆中破旧的土坯房也换成了敞亮的砖房。村委会办公室内,村党支部书记徐世尊正和“两委”班子商谈从滹沱河引水灌溉的事,“几十年前,老支书带着大伙儿打机井,抗旱自救连年夺得粮食丰收,现在咱把水引过来,让人们浇地更方便,也更省钱。”大家劲头十足,言语间满怀对宋欣茹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刚解放时,常安村是‘水萍花,蓑衣草,长流水断不了’,后来在‘老社长’的带领下,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徐世尊是一位女党支部书记,虽没有见过宋欣茹的面,但熟知老支书的故事。村民们忘不了“老社长”,将报道宋欣茹事迹的报纸保存下来,放在村委会供大家阅读。徐世尊没事就过去看上一会儿,提醒自己时刻向老支书看齐。现在,村里继续发挥农业优势,走科技兴农道路,不仅抓紧抓好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生产,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设施农业,瓜果、蔬菜等产业增长态势良好。同时,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们硬化道路、喷墙绘、搞绿化、安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钻进常安村民曹翠军家的温室大棚,日渐长大的桃树苗映得她笑容更甜,“这两年,一年种两季儿西红柿,一个棚能挣个五六万元。日子是越过越好啦!”追忆起在那个艰苦火热的年代,宋欣茹如何带领大伙“奔日子”,80多岁的村民高素芳眼含热泪。她的爱人是与宋欣茹同时期的常安村党支部副书记曹增茂,他们曾和“老社长”一起打场、挖池塘,一步步见证了村子的发展变化,“如今,住得好,吃得香,挣得多。俺老嫂子看到了,准高兴!”


  沿着宋欣茹当年忍着病痛、拄着拐杖走过的土地,我们来到西洼(村西)和北洼(村北),一棵棵小树苗挺直了腰杆,正努着劲儿生长。50多年前,宋欣茹带领大家在这里栽上10万余株树杆子和柳子,锁住从西北刮来的风沙。去年春天,常安村“两委”以老支书为榜样,又在这里栽上了杨树苗和金叶榆,锁风固沙、美化环境。


  忆往昔、说发展、谈变化、望未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给常安村镀上一层金色。村北,成片的玉米挺立,正一天天走向成熟。这是宋欣茹为之奋斗一生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同行前辈用脚步几番“丈量”过的土地。站在这里,一种今昔交错感油然而生,自豪与责任也相伴而来——榜样有力量,吾辈当自强。


  □记者手记


  采写宋欣茹的事迹,是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多年以来较为特殊的一次经历。没有见过宋欣茹本人,一个月时间里,遍阅了《衡水日报》从1965年3月到1993年4月登载的所有关于她的报道。期间,仿佛与宋欣茹、与采访过宋欣茹的一个个新闻前辈,进行了一场场“超时空”对话。在此过程中,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几次蹦出脑海。我想,唯有这句诗可以贴切形容她无私奉献的一生吧。


  宋欣茹追求的不是金钱、权力,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个人与国家命运的休戚相关。她说:“共产党员要‘公’字当头”。本可享受较为优厚待遇的她,请医抓药却用自己卖鸡蛋的300元钱。县里要派人送些钱来。她一遍又一遍地嘱咐:“不要送钱来!要把钱用在国家建设上。”


  宋欣茹并不识多少字,却能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她不会读,就听别人念,拿着书本去请教知识青年,最终用流畅的笔触在报纸上留下近40篇体会文章。


  以人为镜鉴,可以明得失,可以明追求。


  近30年里,《衡水日报》的编辑记者脚沾泥土、笔写真情,用近百篇稿件,礼赞宋欣茹,传递奉献精神,为衡水人民留下激荡的奋进路上“记录的力量”。


  时代变迁,精神永存。今天,我们将带着从先进人物中汲取的精神力量,沿着新闻前辈的足迹坚定走下去,立于时代的潮头,用勤快的脚力、敏锐的眼力、善思的脑力、独具的笔力,奏响奋进、昂扬、充满正能量的“时代强音”。


 策划 :韩雪

 视频制作 :郭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