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大环境变美了,俺的小家小院也得捯饬捯饬。”近日,记者来到冀州区六师路,恰巧遇见正在街边粉刷自家门窗的老住户耿先生。他住在这里20多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创城以来六师路的华丽蜕变。



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道路坑坑洼洼,如今不但干净整洁、平坦顺畅,还成了全面展现深厚“六师精神百年薪火”的特色文化街区;以前“牛皮癣”、空中飞线、停车难停车乱等顽疾缠身,如今一一“治愈”……创建文明城,市民是主角,是参与者,更是检验者和最终受益者。记者挨家挨户走访,从居民口中看变化、见实效。



六师街道以平房为主,是典型的老旧区块,共13条胡同,140余户居民。由于之前环境脏乱差,很多老住户都搬走住进楼房。可随着大环境蝶变的喜讯逐渐传开,不少人又回来重装自家庭院,准备搬回老屋。记者走进居民王先生家,装修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院里的地砖快铺完了,屋里的墙面也都粉刷了。”王先生开心地说,六师路已不再是原来的六师路,能住在如此优美整洁的环境里,比住楼房还舒坦。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牵头部门冀州区政协协同区住建局突击单位、组织区综治办、包联单位中华保险倾听群众诉求,多方共同努力,把六师路街道改造作为文明创建标杆项目进行打造,实施街道路面改造、胡同内硬化、照明设施改造、强弱电飞线治理、建筑立面美化、路口店铺立面改造、停车标志标线施划、文化氛围营造共计20余项提升改造工程。


其中,打造红色文化街区是最大特色。据了解,六师路得名于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简称“六师”),创建于1923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后停办,是冀南党组织较早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1929年,冀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就诞生于此,被誉为河北革命斗争的策源地之一。在14年的办学历程中,共培养学生1200余名,其中走出8位副部级干部和38位军级干部。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创建单位深挖六师路文化内涵,按照联系历史文脉、统一街区风格的方式,设立六师文化墙展览长廊,通过历史老照片、彩绘、文字、版画、图表、歌词、油画等一批内容有深度、境界有高度、感情有温度的文化展板,反映了六师跌宕的办学经历、鲜活的历史人物,充分展现了红色六师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以前只知道这条路叫六师路,不知道背后还有如此深厚的红色文化。”如今的六师路不但颜值高,而且有内涵,成为展示城市形象、传承红色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阵地,更是网红打卡地。许多在职职工、退休老党员、大学生、在校中、小学生等来到这里,感受六师精神,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爱党爱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