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短视频

日前,省委书记倪岳峰来衡调研时指出,要在四个方面“闯出一条新路”,并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第一条,进一步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那么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实现纵深突破?日前,市二级巡视员马学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给出破题思路。


马学林介绍,自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改革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综合配套改革各项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全省唯一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市的优势,咬定改革不放松,坚持创新不动摇,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推动衡水跨越赶超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凡是有利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措施都大胆试、大胆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攻坚克难,破解了许多难题,打通了许多堵点;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建立台账、定期督办、严格考核,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确保了改革试验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全市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急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共探索出80余项改革经验,其中,26项属于地方首创,19项在国家和省处于先进位次,22项获得国家和省肯定推广。


马学林表示,为落实倪岳峰书记讲话要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衡水市全面深化改革闯新路行动方案》,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主题,围绕三个服务,聚焦六个重点实施十大攻坚,实现一个目标”。“坚持一个主题”,即坚持高质量发展。“围绕三个服务”,即为发展服务、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聚焦六个重点实施十大攻坚”,即聚焦“三最”营商环境实施攻坚,统筹推进“放管服”领域改革。坚持“应放尽放”、“应减尽减”、“应降尽降”,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间最短、审批费用最低的营商环境。聚焦“三全”项目推进机制实施攻坚,统筹推进投资体制机制改革。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健全全过程管理、全要素保障、全方位考核“三全”项目推进机制,建设七个项目库,推行“三色”台账管理,实行“链长制”,抓好17条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夯实项目工作根基。聚焦“三大增长极”实施攻坚,统筹推进开放体制改革。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市场化运营新机制,服务雄安新区开发建设,拓展合作领域和层级,努力将衡水高新区、滨湖新区、雄安衡水协作区打造成为衡水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聚焦“三要素”实施攻坚,统筹推进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党建+信用+金融”和地押云贷改革,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深化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破解建设用地瓶颈制约。深化“衡水学子”回归改革,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用足用好在外创业的衡水学子。聚焦“三块地”实施攻坚,统筹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实行同权同价,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增加农村土地出让收入。聚焦教育、医疗、安全三大民生问题实施攻坚,统筹推进民生社会领域改革。推动集团化办学、学区一体化管理等多种办学模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寒门学子享受优质教育。持续推动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鼓励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医疗服务。“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一年突破攻坚、两年深化拓展、三年整体提升”的工作目标。


“我们将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动衡水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坚定不移把市委、市政府的改革部署落实到位,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马学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