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5月17号同一天,我们心外科一下子就走了14个。事先我们一点都不知道,连法定的执业地点都没变更,这边还等着出诊、查房,那边可就任命职务上班接诊了。我们还是从微信朋友圈里知道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一位副院长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我们心外科一个病区,现在几乎瘫痪了……”


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同样忽然间遭遇专家集体流失的,还有阜外华中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该院一位科主任告诉记者,“从周一到周三,也就是这两三天,超声科走了4个,心外科走了7个、麻醉科走了2个、重症护理和专业辅助走了9个。这22位突然换东家的骨干中,高级职称的专家就有11位……”


据了解,忽然被“虹吸”流失近四十名专家的两家医院,一家是国家规划在河南省部共建的区域医疗中心,另一家是郑州市心血管病防治的学科领衔医院。这些集体易主的专家平均年龄42.3岁,专业集中在心血管疾病学科和与之相关的重症救治及其辅助学科。其中不乏学科带头人和业内骨干。他们的新职位无一例外地都去了同一城市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位副院长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是我们新院长上任后谋划了几个月,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实施的人才引进战略。随后省内、国内还会有更多的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陆续加盟郑大一附院……”


面对几乎一个科室团队的集体去职,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一位负责人愤愤不平地表示,“作为市级基层医院,近年来我们在引人、留人和发展上面临很大压力。人才不是不可以流动,关键是该怎么流动。不讲规则悄无声息地挖人,而且一挖就是一个团队,弄得我们正在诊疗的临床业务措手不及。”


郑州七院这位副院长还告诉记者,早在2018年6月原河南省卫计委就发出《关于确保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稳定的通知》,明确一系列硬标准,规范基层人才合理流动划出红线,要求确保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稳定,完善基层人才激励机制,遏制卫生人才非正常流动。2020年7月,国家卫健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提出禁止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虹吸式”抢挖人才。


多位受访的基层医院负责人均表示,大医院、或者说超大型医院对人才的虹吸,势必会加剧对患者的虹吸效应。这与国家推动分级诊疗、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相违背,也不利于构建总量扩容、布局合理、群众便捷就医的医疗服务格局。”


近四十名专家同时集体去职到郑大一附院,在河南医疗行业引发争议。河南省卫健委一位调研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些医务人员确实没有变更执业地址,就去郑大一附院了,省卫健委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已经发函叫停。但郑大一附院是郑州大学的直属机构,省卫健委也只是诊疗业务领导。人家听不听,恐怕都不好说……”


近40名专家集体跳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回应来了


近日,关于“近40名专家跳槽郑大一附院”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医疗圈的热议。


5月20日,记者向相关方医院核实此事,得知情况属实。


针对业内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讲规则挖人”的指责声音,该医院回应称:非常重视该情况,正在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回应,有结果后会第一时间发布。


据知情人士介绍,郑大一附院的“挖人”力度比较大,比如,有的超声科专家入职后,直接成为科主任级别,以及会获得科研支持,用这些方式吸引医生,同时此次集中跳槽事件发生得十分突然,有的医生上午还在做手术,下午便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报到了。


“对医院的业务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郑大一附院这次‘挖人’,直接挖走了我们医院的一个心脏移植团队,等于说医院只剩一个心脏移植团队了。”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此外,记者注意到,相关知情人士提到的已经跳槽的医生,其专家信息仍在原医院官网上存在,并没有及时更改。


截至发稿前,针对此次事件,郑大一附院方面没有作出正面回应。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