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衡水,爱上衡水  
——衡水市文旅产业发展走笔 

发展旅游业,能给一个城市带来什么?


在春日里遇见衡水,徜徉于衡水湖畔、索泸河边的生态多样、悠然自得,穿梭在全国第一农村党支部、饶阳耿长锁纪念馆永不褪色的红色历史间,流连在衡水博物馆、观津书院、大原书院董子文化氤氲千年的文脉间,将是一场放松身心又触及心灵的独特体验。




从推动“非遗”走出去到打造2座“非遗会客厅”,从不断奔赴外地推介招商到走上央视、中国旅游报、河北卫视、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全面宣发,从19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到分步打造100个文化和旅游支撑项目,从多系列特色旅游线路到旅发大会县域全覆盖,还建起第一个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翻开2021年以来的衡水文旅工作大纪事,我市正运用“旅游+”思维,推进文旅深入融合,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谋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奋勇谋发展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清晰可见。

修心,千年文脉洗濯身心


一座馆,讲述一座城。


2021年十一前夕,历时两载精雕细磨、深化提升的衡水博物馆开馆,瞬间成为全市当之无愧的“网红打卡地”。7天假期,网上预约10500人,预约率达100%,实际到馆率98.57%。


从历史文化、名人到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乃至水文化……它用1400余件文物,将实景与数字化结合,多维度彰显衡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填补了全市地市级综合类博物馆的空白,为衡水这片文化沃土添就了更厚重底色。


随后的10月13日,第五届衡水市旅发大会在枣强县、武邑县、衡水高新区如期而至。“旅游+互联网+新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新模式,让游客足不出户尽享三地古朴厚重的文化之美和恬淡宁静的生态之趣。


看,枣强索泸河畔诗情画意,3000年裘皮文化薪火相传,非遗手工和特色美食令人目不暇接;武邑观津书院文墨飘香,贾寺院耕读文化小镇田园风光与农耕文化相得益彰,衡水野生动物园里萌宠集结;衡水高新区里有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和千年“酒”文化的香醇浓厚……


以传统民俗为“媒”,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衡水自古人杰地灵,文化昌盛,九州之首的印记清晰可循,董子文化犹如璀璨巨星,高适、孙犁等诗人作家汇聚成绵延不断的文脉……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离不开深挖传统历史文化的奋斗点滴。


——一路过关斩将,衡水7地荣获“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深州形意拳、阜城剪纸、饶阳刻铜、枣强裘皮、武邑木雕、桃城安乐秧歌和安平河西调把一座城的风流意趣展露无余。


——衡水第一部文物保护立法《衡水市文物保护条例》编制完成,37处文物保护单位、12件文物分别入选全省第一批不可移动、第一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饶阳刻铜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领航》等4件内画作品入选全省非遗作品展,桃城区十八酒坊遗址经考古初步证实为目前华北地区唯一一处且规模最大的烧酒作坊遗址……


——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郑口挑水坝、华家口夯土险工、大运河历史文化风情街区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迅速;加快推动武强县、饶阳县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内画、乐器、年画、青铜雕塑等特色文化产业行业领先,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遇见衡水,游走在形意拳、剪纸、刻铜、裘皮、木雕、安乐秧歌和河西调里,漫步于古运河堤坝之上……感受衡水文化的深厚底蕴,领略技法传承的鬼斧神工,是一场身心的洗涤与休憩。



铸魂,红色文化传递信仰


“一粒火种”划亮夜空。


衡水市安平县台城村,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前的高大红色石柱上,一团熊熊火焰燃烧不息。纪念馆旁停满了大巴车,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弓仲韬故居、平民夜校、党史馆前合影留念。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来参观的游客日均1500多人次。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红色是衡水最鲜亮的底色。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这里诞生,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在这里创办,无数革命先烈曾在这里前赴后继,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记……


如何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深入推进国史、党史、军史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发展红色旅游,打造了安平台城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五亿农民的方向纪念馆、孙犁故居、饶阳耿长锁纪念馆、冀中导报展览馆、枣强平原枪声展览馆、阜城本斋纪念园、冀州区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展览馆等一批高质量、叫得响的精品红色旅游景区。


——以“畅游红色故土、体味红色人生”为主题将全市多个红色景点串联起来,推出两条红色旅游线路:安平台城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饶阳耿长锁纪念馆——阜城本斋纪念园;冀州区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展览馆——林秀贞事迹展览室——阜城本斋纪念园,形成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强大合力,使衡水红色旅游更具吸引力。


——围绕红色景区,着力打造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体验课堂,因地制宜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现场教学,实现教育功能和参与互动的完美融合,让红色历史真正“活起来”。深挖红色资源,繁荣文艺创作,《台城星火》《播火台城》等文艺精品创作实现了新突破。一处处红色历史资源、红色教育基地成为衡水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得天独厚的鲜活教材和生动课堂。


听一堂红色党课,献一束殷红鲜花,看一场红色演出,唱一首红军歌谣……如今,红色旅游已成为衡水的一张闪亮名片。目前,全市推出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了以安平县为龙头,辐射带动多地的红色旅游圈。
遇见衡水,在红色文化的铸魂之旅中,重温初心使命,感受信仰的力量,让革命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筑梦,以文促旅感悟奋进


一部艺术精品,可以带火一座城。


2021年,以安平台城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创建为素材编创的现代评剧《台城星火》,被评为河北省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剧目,在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压轴亮相,屡获好评;


大型现代评剧《火种》,先后参加“全国百台大戏进北京”、全省优秀剧目展演和中国评剧艺术节,并获第十二届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现代评剧《咱家老李》获第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歌曲《拉纤的汉子》囊括了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文艺振兴奖”“燕赵群星奖”等多项省级大奖;


纪录片《话说衡水湖》分别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奖、全省“文艺振兴奖”;


《岁月征程》衡水版MV,“十一”期间迅速刷屏,各媒体平台纷纷转载,网络传播总量突破1000万,成为现象级爆款……


文化沃土,百花齐放!一系列精品力作迭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着衡水红色历史、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带动衡水知名度、美誉度节节攀升。


背后,是衡水市坚持不断深化开放和创新的奋进气魄。


——加强宣发推广力度。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进行全年旅游宣传投放;在北京西站连续两个月投放文旅宣传片;在中国旅游报、河北卫视、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旅发大会盛况;组织20余家旅行社开展旅发大会观摩项目踩线活动;制定出台《衡水市游客招徕奖励办法》,进一步激发衡水旅游市场活力;精心推出红色、文化、乡村等主题旅游线路8条,进一步提升衡水文旅影响力。


——加强项目建设。2021年,全市文化艺术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全市文旅系统入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个,债券需求2.83亿元。在5?18廊坊经洽会、省旅发大会上签约项目2个,总投资21.56亿元,发布招商项目5个,招商总额25亿元。


——探索“旅游+”跨界融合。打造了衡水湖、武强年画博物馆、闾里古镇3家4A级景区文创购物店;新增2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增至19家;武强年画文创产品《奥运新年画》入选北京冬奥会展示中心主题展览;武强年画画乡精酿啤酒、衡水老白干67度1915生肖纪念酒等2件作品荣获第三届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侯店毛笔系列作品荣获全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一等奖。


——推动文旅消费。1年间,15981张文化惠民卡,25万余张文化惠民券,200场“政府采购 送戏下乡”演出,844场次“七进”惠民演出,群众文化艺术节、文艺公益培训等多项常态化文化活动轮番上阵。累计建设文化馆分馆66个、图书馆分馆64个,5017个村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落地,全市12家图书馆、12家文化馆、114个乡镇文化站实现免费开放。

奋进不止于此。


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城市书房”正在建设中;


打造乡村振兴亮点,“乡村驿站”正一一建起;


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非遗会客厅”正四处开花;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衡水文旅部门持续紧抓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督导检查,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措施,督促指导星级酒店、旅行社、A级景区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切实守护市民游客健康安全;


为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市文广旅局加大文化供给力度。开设了“云上课堂”,将少儿素描、钢琴、舞蹈等艺术辅导搬到“网上”;策划了“走进图画书的世界”讲座、“衡水古今大家谈”“日读一小时,共创文明城”“笔墨留香话手稿展”“城乡手拉手阅读交朋友”公益捐书换绿植、“暖春游书海,宝贝馆中藏”等一系列活动,为广大群众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




2020年12月,衡水湖景区成功通过了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目前,按照国家文旅部5A级景区创建标准,对创建任务进行了全面梳理,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项创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要在全省率先推进文创和旅游商品进高速服务区,衡水“文创大集”正在如期推进;


如果,聚力聚焦发展实际和群众期盼打造的这“四大亮点”还不够,那这里还有聚力聚焦文旅高质量发展实施的“六大工程”,有聚力聚焦省市重点工作办好的“四件大事”,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正在步履稳健的进行,将会给这里加上最好的标签、最美的底色……


遇见衡水,就爱上衡水。在旧貌换新颜中,于身边的悄然裂变中,处处都能让您感悟到这座城市发展的诚心和奋进的力量。


摄影: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