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94岁高龄,但老人精神依然矍铄。虽然头部曾被敌人打伤,但老人久远的记忆却从未抹去。年轻时参军打鬼子从不含糊,受伤回家后不求闻达,始终躬耕田园无怨无悔,他就是有着76年党龄的革命老战士——张长河。


张长河是武邑县审坡镇前泊庄村人,1928年出生,1945年参军,同年入党,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身经百战,10多次荣获勋章;1952年复员回乡,带着一身战功解甲归田。从战火硝烟中走过来的张长河老人,虽然在战争中留下了满身伤病,但回想起当年的点点滴滴,老人说,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参加革命,“因为我是共产党员,面对党旗宣过誓。”


近日,记者有幸见到了这位革命老英雄,亲耳聆听他一往无前、英勇奋战的故事。


张长河出生在前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武邑县是革命老区,冀南抗日在这里打响。在这片红色沃土的感召下,张长河从小就知道要保家卫国,英勇抗日。1945年1月,17岁的张长河参加了青年军,几经辗转,被编入隶属于八路军129师的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张长河被分配到分区司令部侦通队,跟随部队先后参加过攻打德州、连镇、衡水、沧州、天津等战斗。



“参加了那么多次战斗,在攻打德州时,我受的伤最重,差一点就没了命。”张长河摸着头顶上铭刻一生的疤痕告诉记者。1945年,张长河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德州,在攻占铁路桥夺取日军炮楼的战斗中,17岁的张长河主动请缨参加由10余人组成的敢死队。凭着年轻的一股冲劲儿,张长河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当他沿着铁路匍匐前进,就快冲到日军炮楼跟前时,正好与两名日军正面遭遇,“小鬼子端着刺刀就向我刺过来,我当时啪一枪就打死了其中一个。”正当张长河推弹上膛准备击杀另一名日军时,被这名日军用刺刀刺中大腿,“当时顾不上疼了,赶紧扣扳机又一枪将他打死。”就在这时,一名狡猾的日军偷偷溜到张长河身后,用刺刀一下子刺向他的头部,张长河重伤倒地,失去了意识。关键时刻后续战友及时赶到将伏击的日军全歼,取得炮楼攻坚战的胜利。



等张长河醒过来后,他已经被送往景县的后方医院救治。“当时伤得很重,养了几个月才好。伤愈后部队要我去后方通讯班工作,我不愿意,主动要求上战场。”张长河说,只有在战场上才能痛击日本侵略者。


面对实力雄厚的日军,连年作战的八路军装备供给不足。“我们那年冬天攻打天津西站,棉衣棉被都成了紧缺物资,好多战士都只能受冷挨冻。”张长河所在的部队昼夜鏖战,智夺日军大批棉布,及时为大部队解决了御寒问题,并配合冀中部队前后夹击,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战斗并没有结束。当时衡水境内的全部日军、伪军集结于衡水县城拒不投降,与助纣为虐的汉奸司令戴玉波及手下的逾千名人员,拼凑起一支反动武装。面对负隅顽抗的敌人,张长河身边很多战友都牺牲在解放衡水的战斗中。


1945年12月13日,张长河所在冀南军区的主力部队于半夜十二点,鸣号发起进攻,先在衡水的东城门的城墙炸开了一个大豁口攻入城门,战士们又从四面攀越城墙进入城内,激战4个小时,到14日拂晓战斗胜利结束。至此,衡水县城全部解放,日军及戴玉波部2200余人被全歼。



抗日战争结束,可没多久,解放战争开始,张长河跟随部队再次奔赴战场。他先后跟随野战军十纵28旅和二野173师转战大江南北,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一双“铁脚”板踏遍大半个中国,大大小小战斗参加了近百场,身上也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在攻打泰州的时候,炸弹就在我身边炸响,两个耳朵当时被震聋了,养了几年才恢复听力,脖子下面也被子弹打伤,所幸我最后活了过来,可我很多战友却牺牲在战场上了。”想起自己的战友,张长河不禁有些哽咽。


新中国成立后,张长河转至武邑县文化馆工作,文革期间回到老家前泊庄村务农,埋头田园。文革结束,党和政府为老人恢复了党籍和待遇,在准备为张长河重新安排工作时,被张长河婉言谢绝,他说:“我文化程度低,种地是我的老本行,多打粮食也是为党和国家作贡献。”从此以后,张长河深藏功名,始终躬耕田园,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几年的战争生涯,张长河可谓战功累累。94岁的他,珍藏着几枚沉甸甸的纪念章,这是老人一生都值得骄傲奖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这些奖章应该被他抚摸过无数次,凸出的地方已经磨得发亮了。“这是他的宝贝,平时藏得可严实了,这也是他的一点儿念想。”张长河的儿子说,父亲常说自己能活到现在很知足了,回想起牺牲的战友,好多都是年纪轻轻刚参军就牺牲了,与他们相比,自己活着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张长河告诉记者,虽然务农一辈子没有大富大贵,但他的内心很充实。越是上岁数越是想起年轻时打仗的场面,每一场战斗都历历在目,从来没有后悔过。他说,从参军入党那一刻,从面对党旗宣誓起,为国奉献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