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年画馆工作人员与省级非遗传承人康英勤讨论尝试为建国初期年画《革命圣地遵义会址》重新描图上色。

4月16日,在衡水市武强县年画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建党百年来,展现各个时期党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等题材的年画,积极筹备即将举行的“百幅年画颂党恩”革命年画展。

武强年画馆近现代展厅里,讲解员正在为游客介绍革命年代创作的年画作品。

武强年画是根植于当地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它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富有民间生活情趣和民间艺术色彩,选材大都与民间习俗和生活有密切相关,通过各种各样的形象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在民间有着深刻的影响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年轻的年画艺人正在刻版。

武强年画除大量民间题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时代变革,以表达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美好期望。建党百年来,几代年画艺人将时代变迁融入到年画中,创作出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经典作品。

印刷工人正在用传统工艺印制《打日本救中国》。

在武强年画博物馆近现代年画展厅中,着重展出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革命美术工作者与武强年画艺人突破原有传统题材,联手创作出的反映当时政治、军事斗争的年画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年画艺人的作品紧跟时代步伐,反映出社会新气象,人民新生活。

武强年画

1937年9月27日,日寇入侵了武强。武强年画艺人面临画店倒闭,销售萎靡,画业受到严重催残的形势下,他们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激情鼓舞下,以手中的画笔、刻刀做刀枪,投入到火热的抗日救亡大潮中。据武强南关原隆合画店的老艺人韩满堂回忆,抗战时武强城里是敌占区,日伪常来南关画店骚扰。印刷抗战题材年画和宣传品都得在晚上,还得堵上窗户。印好后还得夹在灶画、门神画里偷运出去,一不小心就得掉脑袋。这幅年画《打日本救中国》就诞生在当时的危险形势下,1937年冬季开始由武强民间年画作坊生产销售,打响了武强民间作坊抗战第一枪。

武强年画作品《打日本救中国》运用了传统武强年画中门神的形象,画面中的门神怒目圆睁、手持兵器,旁边有“打日本救中国”的宣传标。它激发了广大军民的抗日热情,也激发了广大美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北平、天津等地的进步画家和艺术家深入武强,与年画艺人合作,以武强年画的形式宣传和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武强年画也开启了又一个新的篇章。晋察冀边区成立后不久创作的《边区战士》、解放区土地改革后创作的《参军图》等,表现出在当时的时代大潮中革命人和人民群众奋勇抗敌,保家为国的伟大精神。

武强年画武强年画

这些具有红色记忆的年画是一部民族独立自强史的缩影,激励着我们继承先烈遗志,让革命的火种薪火相传,把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传承好、发扬好,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以昂扬姿态开启建设美好家园的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武强年画


实习生 吕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