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造笔与山西王氏家族


——从民间传说到近代信史文献的过渡


如同蔡伦之于造纸、鲁班之于营造,无论南方北方,制笔艺人都将秦代大将蒙恬奉为行业始祖。在侯店村,蒙恬造笔的传说代代相传,深入人心。


2015年侯店村“毛笔节”盛况。资料图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侯店村传统的“毛笔节”,也是拜师学艺日。这是侯店的大日子,家家户户都包饺子、置酒席、唱大戏、放鞭炮,还要带上礼物去“敬师傅”,到祖师庙去祭拜祖师爷——蒙恬。几十年前红火的时候,村里的孩子只要不再继续求学,几乎全部进入笔厂当学徒,学习制作毛笔。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丁宏武在《蒙恬的一封上书及其生平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讲述,蒙恬虽然出身军人世家,但他本人却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其临死谏二世书令曹操怆然流涕,其政治才干连李斯都自愧不如,其弟蒙毅位至上卿,亦受始皇亲近重用,这些都说明至蒙恬一代,秦国蒙氏已明显开始了由尚武向崇文的转变。 


蒙恬造笔的说法,早见于张华《博物志》,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篇云:“牛亨问曰:‘自古有 书契已来,便应有笔,世称蒙恬造笔,何也? ’答曰: ‘蒙恬所造,即秦笔耳(《御览》卷六○五引作‘自蒙 恬始作秦笔耳’)。 以枯木(《御览》及《中华古今注》 并作‘柘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 (《御览》作‘鹿毫’),非兔毫竹管也。 ”


关于蒙恬造笔之说,《初学记》卷二十一“笔第六”的说法甚为通达公允,其文云:《释名》曰:“笔,述也,谓述事而言之也。”


《曲礼》云:“史载笔,士载言。 ”此则秦之前已有笔矣,盖诸国或未之名而秦独得其名,恬更为之损益耳。


蒙恬是毛笔的改良者,而不是发明者。前引崔豹 《古今注》也是同样的观点,并且说明蒙恬对制笔技术作了改进,制笔已选用劲健之毛(鹿毛)作柱,以 软毛(羊毛)为被,使二者刚柔相济,便于书写。


迄今为止,出土大批战国、秦、汉时期的毛笔实物,分布地域相当广阔,毛笔制作技术有的简单,有的精细,笔管大多为竹质,也有木质,充分说明秦代以前毛笔早已产生,蒙恬可能只是对制笔技术作了改进,《说文解字》对毛笔的不同称呼的记述 应该是正确的。


蒙恬之所以对毛笔制作技术进行改进,很可能与秦代的文字统一运动有关。在统一文字的过程中,蒙恬对作为书写工具的毛笔进行 改良,并将各地不同的称呼统一为秦地的称呼——— “笔”,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总之,“蒙恬造笔”之说虽然不能成立,但蒙恬在秦代统一文字的运动中改进毛笔的制作技术,使其更加便于书写,并统一命名为“笔”,应该是可信 的论断。正因为蒙恬在毛笔的制作史上有过重要贡献,所以后世才有“蒙恬造笔”或“蒙恬造秦笔”的说法流传。 


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一书援引晋张华《博物志》说:“蒙恬造笔,以狐狸毛为心,兔毛为副……”按照这种说法,蒙恬制作的毛笔工艺已经比较复杂,不会是原始或初期的毛笔。从这一点上说,蒙恬造笔的传说有其合理成分,即便蒙恬不是第一个做毛笔的人,他也和蔡伦一样,在改进毛笔制作工艺上作出过贡献。


到了近现代,侯店村制笔传统的源头有多种说法。


在侯店村村民王丙戌家中,保存着两件抄写在巨幅布匹上的家谱,一件为民国30年重修,一件为2007年重修。这两件家谱都是按照旧谱自明朝永乐二年开始记述,始祖为王友能。因此,过去很多学者认为,侯店制笔的历史有600余年。然而能否就此断言,1404年之前衡水不出产毛笔吗?其实,制笔艺人王友能携四子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村迁来之前,侯店村已经存在,山西移民是来“充灶”(即增加制盐人口)。年远代湮,不排除之前侯店一带也有制笔艺人的可能。



侯店村村民王丙戌家中的两件家谱。韩雪 摄


20世纪80年代,桃城区编纂《衡水市文史资料》第一辑时,耿宝元曾为考证侯店毛笔的起源到山西省调查。移民的出发地洪洞县并无制笔传统,邻近的新绛县政协提供资料“……秀元堂的笔墨,曾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一品斋的笔更是远近驰名。全县(早年)共有笔墨庄十四家,一万余人,年产笔三十万支。”新绛县400年的笔墨历史短于侯店600余年制笔历史的记载。由此,关于侯店毛笔制作技艺是从山西带来这一说法,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清代中后期开始,关于侯店毛笔的历史承载物和确切的文字记载开始多起来。以出产毛笔产品为代表的侯店村,逐渐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毛笔产地。


侯店村原址毗邻进京官道,交通便利,村中曾商家字号众多。北京、天津的许多笔店笔作坊也多聘请侯店的工匠,有些制笔大户直接到外埠开店设坊。


《衡水文史资料》记载,清光绪年间,侯店制笔艺人李文魁在北京开设笔庄,有一个爱好书法的太监与他结为兄弟,经常把他制作的毛笔带进宫去奉为“御用”,受到皇帝赏识。李文魁死后,光绪曾降旨赐他一蟠龙碑,上面镌有“圣旨”二字,并撰有碑文,据说“文官过此下轿,武官过此下马”。李文魁墓和蟠龙碑以前在侯店村原址边上,可惜石碑在1958年被毁,现在碑座也无处寻觅。


侯店毛笔成为宫廷御笔,进一步将制笔产业推向繁荣。清末民初,侯店村一带20名技师以上的毛笔作坊有王明堂的“双魁堂”、王兰荣的“王魁堂”、王雅斋的“槐庆堂”、吴润丰的“百忍堂”等。双魁堂的毛笔曾占领张家口、大同市场。在北京设立笔庄的有崔林元、王九成、王会同、崔学云、李子石五人,天津李印堂所设“万宝堂”,有员工近百人。此外,在唐山、聊城等地都有侯店人开设的笔庄。


《衡水县乡土志》(1928-1929年编)记载,“笔业则治南之侯店、杜村、开河,治北之野营、夏寨皆是,尤以侯店、杜村为最多。”1935年《河北省衡水县地方实际情况调查报告书》中有“年产毛笔十万封(每封10支),涉及周边36个村庄,历史上形成毛笔产业”的记载。上世纪30年代中期,侯店、吴杜两村有大小毛笔作坊67个,从业人员达713人,占两村总人口40%左右,年产毛笔500万支以上。《衡水县乡土志》(1931年编)中还有“衡水的毛笔曾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赛会得有奖章”的记述。



影印本《衡水县乡土志》(1931年编)及相关记载。韩雪 摄


民国时期,侯店毛笔行销北方各省,经久不衰。这个村庄也因此被誉为“毛笔圣地”、“北国笔乡”,造就了清末之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繁荣。据一些在世的老艺人回忆,即便是抗战最残酷的时候,侯店毛笔也只是降低了产量,其发展并没有完全停滞。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