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早晨8时多,衡水人民医院检验科初级检验师田鹏卸下一层层防护服,完成了一系列繁琐的清理工作后,他打了个哈欠,拖着疲惫的身子步行回到了驻地。


这是他在武汉第一医院值的第一个夜班,从凌晨00:20到早晨8:00,近八个小时的时间。与白班的工作地点不同,田鹏的夜班是在病房检验中心进行检验工作。


通过培训、练习、实操,他早已经适应了疫情一线的检验工作。工作从手消毒,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戴第一层手套,再穿防护服,套上鞋套,再戴上第二层防护手套,戴好护目镜开始,在一步步规范地做好防护后,田鹏走进了工作区,接下来在本院老师的带领下熟悉环境及仪器的操作、保养等程序,完成工作交接后正式开始工作。



收到标本后,先消毒,在严格遵循操作流程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把患者标本上机检测,标本检测过程中,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标本检测完成后,要及时消毒处理标本。穿上层层防护用品,每一项操作都比想象中要更困难,戴着两层手套影响手的灵活度及感觉,这都对标本的采集、检测带来很大困难。第二个感觉就是冷,为了保证空气流通,检验科的窗户必须打开,室内室外温度是一样的,他说:“我们只能在工作间隙,通过多活动让自己暖和些。”


“第1个夜班顺利完成,第一个感觉就是累。”一个夜班下来,田鹏一共完成检测标本260个,相当于在衡水平时工作量的2倍。这个数字对于已经在武汉抗疫一线工作了8天的他来说,却已经司空见惯了,尽管每天他都在祈祷着这个检验数字减少一些,“再挺一阵,这数字就会落下去了!”他又一次安慰自己。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田鹏的春节假期计划。从接到出征电话到集合,不到一小时,他从工作岗位上奔赴800多公里外的武汉也仅仅用了十四五个小时。初到武汉,田鹏甚至觉得一切就像做梦一样:1月27凌晨4时抵达武汉,医疗队员经过短暂休整后即进行岗前个人防护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培训;1月28日,临床检验人员与武汉市第七医院检验科对接,熟悉各项工作流程;1月29日开始,他们分2人一组进入检验科熟悉情况,正式进入检验一线工作。


  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一家二甲医院,核酸检测样本要送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测,但作为定点发热医院,阳性患者的概率比较大,检验医疗队负责患者的血、尿、便等检测,同样很危险。田鹏回忆,在真正进入检验一线工作时大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幸好我们之前都仔细地记了笔记,练习了早就烂记于心的操作,不敢有一丝懈怠,哪怕是一个小动作、小细节没有做好,我们也一遍又一遍地去修正。”通过不懈的努力,田鹏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熟悉了工作流程。


在实际工作中,田鹏的工作环境除去检测仪器,活动空间不足5平方米,没有休息区,工作空间十分狭小,在防护服很厚重又不透气的情况下,在工作结束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是脱水且十分疲惫的状态。他和其他医疗队员一样,因为身上的防护服是一次性的,为了节省物资,工作时间同样要坚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能不出来就坚持不出来。”更让他深受触动的是,所有的前线医护人员都担心自己身上会携带病毒,“不是怕自己传染上,而是怕影响到整个医疗队!”因此工作结束后,大家尽量选择步行回到宾馆,且与同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除进行必要的业务交流,绝对不多说一句与工作无关的话,“有时候感觉大家都像一个个行走的机器人。”田鹏说,虽然这是他们工作的常态,但医护人员的职责就在这里。他们时时刻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彼此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采访结束时,田鹏告诉记者:“虽然前线的工作很辛苦,但是想到妻子对我的无条件支持与鼓励,想到两岁多女儿在视频中对我说的‘爸爸加油,一定要打败病毒小怪兽’,想到很多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想到医院做我们坚强的后盾,积极筹备邮寄前线紧缺的物资,心里 充满感动与温暖。”他说,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是全国都在支援,是全国人民都在努力。想到自己能代表医院、代表衡水、代表河北,与众多医护人员共赴一线抗疫,内心觉得无上的光荣与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坚定的信念,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向祖国、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