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自从发现新大陆至今,这个地区的一切先是被转化为欧洲资本,而后又转化为美国资本,并在遥远的权力中心积累……”乌拉圭作家、记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以下简称《血管》)一书问世于上世纪70年代,我们与之“谋面”却是在纸质载体有式微之兆的时刻。几十年过去,书中传递的信息并没有过时,今天来读,会引发更多深层次的思索,我们当引以为鉴、引以为戒。


初次阅读,或许很多人会有震惊之感,书中诸多事例和数据,可以用触目惊心一词来形容。因其尖锐深刻戳到既得利益者的痛处,《血管》一书曾遭遇拉美右翼政府的禁令,却被有识之士奉为经典。2009年第五届美洲国家组织首脑会议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还将其赠送给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更使之声名鹊起。如今,这本书已经被译成几十种文字,风行世界。


作品分为“地球的富有造成人类的贫困”和“发展是遇难者多于航行者的航行”两部分,加莱亚诺以澎湃的情怀、诗意的笔触深入剖析拉丁美洲的悲剧发展史,揭示了拉丁美洲贫困的真相和“现代文明”的本质。


美洲本是一片丰饶的大陆,曾孕育了璀璨的文明——玛雅人有发达的文字和天文学,印加外科医生能做开颅手术,阿兹特克人的建筑工程,独特而充满魅力。然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尤其是“五月花”号登陆之后,这片土地逐渐被割裂成两个世界。“布拉沃河(格兰德河)不仅是一般的地理边界,它还能说明更多问题。”


在河流的北方,那些来自欧洲大陆的移民们“从来就是为自身的成长和自己新土地的发展而活着。”美国的经济重心一开始就扎根于新英格兰的农场和作坊,独立之后,其工业资产阶级一天天壮大起来。发展到今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实力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那条河流的南方,拉丁美洲在殖民者毁灭性的巧取豪夺之下,沦为西方世界财富积累的源泉。矿产资源被席卷而去,曾经肥沃的大地被单一种植模式吸干了养分、满目疮痍,经济命脉被他人掌控,印第安人、高乔人和被贩卖而来的非洲黑奴则命运悲惨,被欺凌压榨,失去了生存空间,“哪里越是富得不能再富,哪里就是穷得不能再穷。”而拉美殖民地社会的统治者们,“从未朝发展国内经济的方向努力。”


对拉美文学的了解,最初源于外国文学课堂。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勃罗·聂鲁达、博尔赫斯……他们的小说、诗歌、散文中似乎总弥漫着一种悲怆苍凉。印象最深、看得最多的,当数《百年孤独》。这部经典之作以其结构的繁复精巧、叙事的奇幻迷人、思想的沉重深邃,给人堪称过瘾的阅读体验。作品中那种深刻的孤独感源于何处?《血管》书中自有答案。


香蕉公司无情盘剥、癌症般扩张,曾经人丁兴旺的布恩迪亚家族却一步步走向凋零衰亡;奥雷良诺上校领导起义32次均告失败,霍塞·阿卡蒂奥第二死里逃生亲身经历的大屠杀被矢口否认刻意抹去……甚至奥雷良诺上校一夜之间被杀殆尽的17个儿子额头上被人画上的灰十字,都能在《血管》书中找到对应耦合的桥段——联合果品公司、甘蔗种植园主、大庄园主们赚得盆满钵溢,西方势力扶持的傀儡政权腐败残忍,被压迫者一次次悲壮的起义抗争被残酷镇压……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一点都不魔幻,现实中发生的,往往会超越常人想象的边界。


殖民者的掠夺毫无温情可言,却打着文明的幌子,披上了伪善的外衣。“美国巧妙使用有利自身的现代政治经济结构,操控国际组织和准则,用自由贸易包装资本弱肉强食的终极目的,在拉美国家展开来势汹汹的掠夺,比当年的西班牙更凶残。”时光流逝,海盗的三桅大帆船一步步进化成了火车、汽车、飞机,野蛮粗放的挖矿拓荒改头换面变成了所谓的经济援助、金融机构、国际组织……我们周围的世界瞬息万变,纷繁复杂却是有迹可循。资本毛孔中流淌的“血和肮脏的东西”,直到今天也没什么本质变化,拉丁美洲的命运仍是前途未卜。就在前两天,新华社评出2019年国际十大新闻,第一条就是《拉美多国动荡凸显治理难题》,西方势力从未停止插手别国内政,导致拉美多国此起彼伏的政治社会动荡。


正如加莱亚诺所言:“历史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残酷的老师。”这个老师告诉我们,小到个体、大至国家,生存与发展都是必须直面的问题,无可回避。21世纪的世界并不是乌托邦与理想国,丛林法则依然强有力地存在。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坚持独立自主、正确选择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言只是血肉,骨子里是思想。”索飒在导读《以挑战的姿态执笔》中有这样的句子,“如果作为资本主义本质的利己哲学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所谓‘进步’和‘现代化’不过是思维方法和手段的进步与现代化。”这位学者是著名作家张承志的妻子,也是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与加莱亚诺有多年的联系交往。她在文中警告,“在中国经济改型之际,当一些人急于‘与世界文明接轨’时,读一读《血管》中‘掠夺的现代结构’一节不无裨益,那里有他人的历史教训。”


拉美国家走过的历程是很好的教材,认真研读可以帮助我们规避种种误区。是不是该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一种警惕?很多时候,“拿来主义”固然便捷,然而“拿来”的一切是否真的能够“为我所用”是值得商榷的,其中有没有存在让我们为人作嫁、甚至受制于人的危险,需要更多冷静的思考和客观、科学的研判。


关于如何吸取拉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教训、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有这样的观点:拉美国家受西方新自由主义影响,政府作用被极度削弱,宏观经济管理缺乏有效制度框架,政策缺乏稳定性,经济危机频发造成经济大幅波动。一些国家由于贫富悬殊,社会严重分化,引发激烈的社会动荡,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别人设计的好梦永远不会在自己的梦乡中开花。等待强权者赐予幸福是愚蠢的。”拉美教训很直观地告诉我们,没有综合国力的强大,国家和民族的自由、尊严无从谈起;没有社会环境的安定和谐,发展进步无从谈起。最重要的是,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和科学高效的综合治理体系,国家的繁荣稳定无从谈起。


具体到尊严的问题——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个体人际层面,自身实力都是赢得尊重的前提,合作交往是建立在势均力敌的基础之上,否则很难有真正的平等可言。


有品质的阅读,不仅能开阔眼界收获新知,更重要的是提升自我、修炼本真。随着年龄增长,所思所感逐渐有了改观,对拉美大地变幻莫测的历史政治经济,已不再是单纯的好奇、观察与探索,更多的是思考,是警醒。在这个飞速发展、随时都在发生各种变革的时代,如何保持清醒、稳步向前?坚定自己的信仰和正确的方向,以及自立、自强,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静夜读书,耳机音乐是最好的陪伴。《国殇》《十面埋伏》《秦王破阵乐》……中华大地上来自千百年前的杀伐之声,与这部来自遥远地球另一端的锥心泣血之作,竟莫名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