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奇近照。张兆丹 摄


最年轻的“万元户”


冬天的北方平原苍茫寥廓,有种萧瑟之感,来到饶阳县饶邑文化产业园,却会让人眼前一亮,飞檐斗拱、黛瓦灰墙,回廊曲折、绿竹森森……中式风格建筑中一座老电影博物馆,带来不少现代文化的气息。馆中的展品,多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工作收藏委员会委员、民间收藏家李建奇提供的。


李建奇的藏品之多,令人叹为观止。86吨胶片,4000多部电影,电影放映机120台,各式收音机300台,老电视80台、留声机130台、唱片3000多张,分别存放在饶阳、安平、武强三个县城的展厅、仓库和农村老家四处。“我这些影音类藏品数量,在全国不敢说一,也数得着,起码在河北省是最多的。”


从一位普通农民,成为全国知名的收藏家,李建奇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呢?


1960年,李建奇出生在饶阳县大送驾庄村一个普通农户,是家中独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方农村,文化生活贫乏。李建奇的童年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手机,“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电影,再就是听收音机。”李建奇人生第一场电影《林海雪原》,是父母骑自行车带他去县城影院看的。


李建奇家所在的村庄离县城较远,电影放映队一两个月才来一次,有时甚至间隔数月。那时还有“跑片”之说,一部电影的多盘胶片拷贝,要在邻近几个村循环轮流放映。“记得十几岁时,附近的南韩村演《卖花姑娘》就是‘跑片’。演一段停一段,中间等很久,天都亮了还没演完。眼瞅着银幕上开始泛白,渐渐看不清楚了,心想,要是自己有电影机就好了,啥时候想啥时候看……”这个遗憾,也是李建奇后来走上老电影收藏之路的缘由之一。


那时候,李建奇经常和小伙伴们跟随放映队到处走,同一部电影看很多遍。“别人是看电影里演什么,我是看电影怎么放映的。为什么图像在胶片上是反的,到了银幕上又是正的?有很多疑问。”


为了和放映员“套近乎”, 李建奇主动帮忙打下手,提片、倒胶片。时间久了熟稔起来,有关电影放映的知识,他也就了解到了。放电影时,胶片偶尔会断。放映员剪下一段,他跟得了宝贝一样捡回家。这一幕,和《天堂电影院》中多多收藏胶片的举动几乎一模一样。李建奇说,他觉得胶片上的小人特别有意思,会在被窝里拿手电筒照着看很久。


偶尔的欢乐不足以补偿生活艰辛带来的心酸。李建奇小时候家里很贫穷,“生产队出工,一个工(劳动一天)还不到两毛钱。我们一家三口还算条件不错的,也就勉强维持生活,没有什么经济收入。”


李建奇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一两年后,他感觉无法摆脱贫困,就去集市上看黑白铁加工,“偷手艺”,看会了就自己干,修理盆、桶,有时收一毛钱,有时一毛五。“第一个集就挣了7毛钱,比在生产队出工强。那时我家收音机没电了,两毛五一节的电池都买不起。我挣了第一笔收入就到供销社买电池,装上后听节目,别提多高兴了。”



李建奇1973年前后买了第一台收音机,“家里卖掉一头养了一年的猪,得了53块钱,我自作主张花32块钱买了台熊猫牌收音机,为这还挨了顿揍。” 这台收音机保存至今,几乎完好如初,还能收听。他经常拿出来擦拭,爱如珍宝。“当初买的时候还不知道多有意义,现在(收藏)圈里能卖到几千元。”这台白色收音机上有高浮雕巨轮图案,是为纪念1968年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东风”号胜利建成专门生产的。


李建奇是改革开放后饶阳第一批个体工商户,1983年成了县里最年轻的“万元户”,受到县、地区和省里的表彰奖励。“当时大队文书还给我写了一篇报道《小锤敲开致富门》,登在《衡水日报》上。”


1985年,李建奇在安平县买门市开 “博陵黑白铁门市部”,做起了白铁桶生意。1988年,他开办了兴隆织网厂,是安平县第三家注册登记的民营企业,主要业务是织纱窗。


这时,市场竞争开始加剧。通过听广播、看电视,李建奇感受到,我国南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1992年,他来到广东开辟市场,先是在佛山市开门市部做经销,两三年之后建起了“华北丝网厂”。“1997年香港回归,我的生意也做火了,在那边买车、买房,一个月能挣几十万元,最多的一天挣了13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