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古道的一条街——故河街。


故城县县城郑口镇之得名缘于京杭大运河,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泛称,并无叫做“郑口”的村庄。


“郑口”的名字从“郑家渡口”演化而来。故城县与山东武城县隔河相望,两岸居民来往密切,且故城县的一些耕地在河对岸,老百姓每天要过河耕种。过去河面上没有桥梁,曾有郑氏三兄弟在这里设摆渡口,方便河北、山东两省人民往来,故“郑家渡口”闻名遐迩,久之便成了故城县临近渡口一带村庄的代名词,后来简称“郑家口”。明、清年间,大运河漕运繁忙,郑家口逐渐成为一个商贾云集的大集镇,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称为“郑镇口”。附近村庄的老百姓则昵称“口儿上(hang)”,譬如说“去口儿上赶集”“去口儿上开会”。1945年郑家口解放以后成为故城县人民政府驻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改称“郑口”至今。


郑口区域的变迁


说到郑口,很多老人都会告诉你,郑口区域包括“三街”“五镇”。所谓“三街”,指的是今天的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这是毫无疑义的。至于“五镇”,很多人都说是南镇、西城镇、泰兴镇、帝君庙、五大院5个行政村。但近年出现了另一种说法。据年近九旬的“老郑口”、原故城县计委主任杨月桥先生讲,“郑口镇分为‘三镇’‘四坊’,‘三镇’为太兴镇、西城镇、南镇;‘四坊’为前油坊、后油坊、前香坊、后香坊、帝君庙、辛宅上(方言读‘hang’)”等6个自然村。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杨老先生讲的“三镇”“四坊”与我们今天说的“三街”“五镇”并不矛盾。他提到的前、后油坊和前、后香坊是两个自然村,简称“香坊”“油坊”,加上帝君庙、辛宅两个自然村,恰好是“四坊”,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五镇”不同的是增加了前后油坊、前后香坊、辛宅,而少了五大院。究其原因,是漳卫运河改道所致。


上世纪40年代之前,卫运河自南从果子口村迤逦而来,至南镇河堤前变为东西流向,在今郑口大桥东侧不远处又成为南北流向折向北,经今故河街流至五大院村南又改向东北,河道在郑口镇内形成一个辘轳把儿。50年代初,为治理水患,人民政府疏浚河道,裁弯取直,把甘泉村分为两部分,命名为河东甘泉村、河西甘泉村,卫运河郑口段才形成今天我们见到的景况,河道在城区外直接朝东北流向德州四女寺。


运河流经郑口城区的时候,人们傍河而居,河东称为郑镇东,河西称为郑镇西。郑镇东包括现在的辛宅、前香坊、后香坊等村庄;河西镇主要包括现在的南镇、西城镇、太兴镇、帝君庙等村庄。郑镇东因地面狭促,没有空间发展,而郑镇西却因码头繁忙而逐渐发达起来,成为郑口最繁华的地带。特别是河道改道以后,原河东村庄因交通不便,离河运码头较远,逐渐衰落下来。而原河西一带发展空间广阔,形成了三条街道,逐渐形成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及物资集散地,特别是二道街、三道街的北延带动了北端五大院村的发展,于是形成了新的“三街”“五镇”之说。后来,人们把郑口的区域范围分为“内五镇”“外五镇”,“内五镇”即南镇、西城镇、太兴镇、帝君庙、五大院五个村庄,“外五镇”指后油坊、前香坊、后香坊、辛宅、甘泉等5个村庄。从村庄布局上来看,“内五镇”是郑口的核心区域,“外五镇”更像是郑口的近郊卫星村。


“小天津卫”的由来


现在很多故城人喜欢以“小天津卫”来赞誉郑口。他们中的很多人片面认为这雅号的来源是因为郑口历史上商业发达,堪比天津。其实并不尽然。郑口号称“小天津卫”不是近年的事,而是至少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即有此美誉。除了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以外,郑口被誉为“小天津卫”还因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


首先,郑口是运河“漂”来的一座城市,经济繁华似天津。


故城县境在京杭大运河西岸,南北长一百四十多里,南起建国镇辛堤村,北达与山东德州毗邻的芦家圈村,这一段运河的确切名称叫卫运河(上游至河北省馆陶县,下游至山东德州四女寺)。从地图上来看,故城县像一弯半月依运河形成南北长、东西狭窄的带状。郑口恰好在这条带状的中间位置,南距原山东武城县城约25公里,北距故城县原县城故城镇约17公里,非常适合船商落脚休憩。


水上运输一直是中国古代运输的中流砥柱和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历史上,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广义的运河漕运是指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通过水路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配。因此几千年来,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较快的地方,基本上都在河流尤其是运河沿岸。运河漕运始于隋,兴于元,盛于明,从隋朝至清朝中期,走过了千年辉煌。


郑口东邻山东省原武城县,北达朝廷主要官仓(旧时由国家支配的仓廪系统的统称)德州,南通运河钞关(明代征税的关卡)临清,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得漕运之利,逐渐形成了一个小港口。春夏秋三季,郑口河道船只南来北往,每天都有几十艘大木帆船在此停靠,装卸货物。南方的丝绸、布匹、稻米、茶叶、铁器、竹器,北方的煤炭、粮食、生铁、粪肥、皮毛以及当地的小麦、杂粮、白菜、西瓜、棉花等物资都在这里装卸,每艘船可装载三十余吨货物,可见其吞吐量之大。郑家口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客货川流,“南埠商舻”成为故城一景。其中南宫、枣强、大营一带的皮革棉麻等物资集中用铁轮大车源源不断地运往郑口,附近的小商贩也都汇集在郑口进货,许多外地商客看到利好纷纷到郑口做生意,使得郑口成为南北方重要商品的集散地。明清以来,甚至江苏淮安、山东临清、张秋都有客商至此办盐场、开烘炉、设药铺、卖杂货,很多人定居郑口。前来贸易的商贾以山西人居多,于是在郑口建立了“山西会馆”(旧址在原县公安局大院),俗称“北会馆”,专供山西人聚会就餐、议事。山西会馆匾额由山西籍清雍正年间进士、大书法家祁嶲藻题写,可见其规模之恢弘。为抗衡外地人争抢业务,当地商人在南镇临近河堤处也建立了自己的会馆,建筑规格略小于山西会馆,俗称“南会馆”。这种带有商业“办事处”性质的会馆在邻近的商埠重镇德州、临清都不曾有,当时郑家口之繁荣也可据此略见一斑。


作者:宫瑞华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