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日报讯(杨万宁)为切实加强市、乡、村三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科普网络和科普人才队伍,提高农村基层的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冀州市科协在该市实施科普惠农“百千万”工程,即在该市410个行政村建立百个科普惠农服务站,以服务站为依托,吸收千名科普志愿者,发展万名农民种养科技示范户。
科普惠农服务站能及时地为群众提供种养方面的知识,引进新品种,传授新技术,同时,还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用药,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农作物的经济效益。科普志愿者们不仅种田有经验,而且懂技术,都是村里有名的种田能手,当前,正值棉花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他们将每天深入田间地头为乡亲们手把手地传经验、讲技术、解难题。
近年来,冀州市科协以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助力新农村建设为着眼点,以“工程推进、项目管理”的运作方式,通过科普宣传、技术培训、示范带动、信息服务等有效形式,采取“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动农民干”的培训方式,努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该市30万农民提高科学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在农村建立起了科普服务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宝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