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清水”(衡水湖)是冀州最大的资源、最大的优势。借湖兴市、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已经成为冀州上下的一致共识。近三年来,冀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蓝天变成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一湖清水”为媒介,以“湖、城、业”互动为抓手,通过退二进三、退污还清、弃旧扬新、联强引优,既保护扮靓了“一湖清水”,提升了城市品位,也促进了产业升级转型,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县域科学发展之路。
退二进三——刷新产业空间布局
“一湖清水”,给冀州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工业企业占用湖区、市区空间,既影响湖区生态和环境,也影响产业升级、科学发展。冀州以三年大变样为契机,按照“两区一带动”的发展思路,通过“退二进三”,集中精力打造三大聚集板块。
引导企业向经济开发区集中,打造工业聚集板块。该市先后拆除搬迁了二铺水泥厂、铁厂、环保厂等20余家湖区、市区企业,引导这些企业有序向园区集中,特别是启动了冀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搬迁——春风集团整体搬迁改造工程。结合这次搬迁,谋划建设了总投资40亿元的现代铸造园,搬迁后的企业,全部采用国际一流生产工艺和设备,有力促进了产业升级。
在滨湖新区摆放三产项目,打造商贸业聚集板块。据统计,两年来,该市共拆迁160万平方米,关停、拆迁门店、企业、市场商户300多家。随着环湖拆迁的推进、企业的有序退出,为第三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为此,该市在衡水湖南岸规划了4平方公里的滨湖新区,有序摆放三产项目,举全市之力把滨湖新区打造成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仓储物流等为主的商贸聚集区,聚人气,兴商气,旺财气。目前,滨湖公园、新吉美购物广场、温州大厦、义乌商贸城、医药物流园等三产项目正在建设中。
发挥“两区”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打造农业产业化板块。随着湖城建设的推进,产业发展板块逐步清晰。在“一区三园六基地”和滨湖新区的带动下,冀州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农业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模式初步形成。他们先后建成了“一红(辣椒)两白(棉花、食用菌)一绿(速生丰产林)一花(花卉)”五大种植基地;培育了永生、华林、鑫盛等20多家大型龙头企业,永生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国挂面生产行业位居第三;全省最大的民营农场——洪杰农场承包土地近万亩;启动了北方最大的棉花仓储物流中心——总投资5亿元的恒通棉花仓储物流项目。
退污还清——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保护好“一湖清水”,是实现冀州科学发展的第一标准,也是推进“湖、城、业”互动的关键所在。三年来,冀州认真履行全省节能减排“双三十”重点县市的职责,提前一年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一湖清水激起产业升级转型“千层浪”被评为“全省节能与减排目标考核双优秀单位”,初步实现了生态环保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治理环境污染,全力保护衡水湖。该市全力推进水系治理、排污治理、湖中村搬迁、环湖拆迁等工作,实施了总投资近3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垃圾处理场项目、天然气冀枣支线项目,切断一切进入衡水湖的污染源,全力打造碧水蓝天式的生态环境,为产业升级转型树立了导向,营造了环境。目前,衡水湖水质已由原来的劣五类恢复到了三类。
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该市大力度治理小而全、重复建设、粗放经营的现状,采取取缔关闭等强硬措施,淘汰了一部分落后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引导企业努向“大、强、精”方向发展。他们先后关停了11家污染企业,关停取缔了90台小锅炉;投资19.4亿元,实施了长安电极炉窑改造项目、圣春散热器公司冲天炉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全通碳素天然气焙烧3万吨大规格石墨电极开发技改项目等44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银海、纺织厂等六家环保重点企业,排放全部达标。今年,该市又帮助春胜铸造、春风铸造等5家企业向上申报节能降耗项目5个,争取资金3319.98万元。
严格控制监管,树立正确发展导向。冀州坚持把节能减排贯穿于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全过程,严把新、扩、改建项目环保审批关,先后否决了13个不符合要求的超千万元项目,从源头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对乡镇部门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加强了对该市工业企业的排污监测,增强了监测频次,对重点企业实行一月一次现场监察,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严厉打击了偷排直排、污染物超标排放的违法排污行为。
弃旧扬新——铸就产业核心优势
保护好“一湖清水”,给冀州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冀州市立足“弃旧扬新”,坚持有内涵的发展,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推进“冀州制造”向“冀州创造”转变。围绕产学研一体化加速科技创新,该市先后帮助企业与30所高等院校、科技院所联姻,建立产学研基地10个,该市80%以上的企业拥有研发机构或研究所;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家,创新型企业20家。近五年来,共取得科技成果18项,其中9项为国内首创,7项达到世界先进。在采暖铸造产业中,我国80%以上的暖气片生产工艺、90%以上的新产品由冀州率先开发成功并推向市场;龙头企业春风集团创建改写了6项国家技术标准,获得了36项国家专利;春风铸造公司成为中国唯一一家通过美国工程师学会铸铁锅炉ASME认证的企业;圣春公司新上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世界第一套全自动铸铁暖气片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四倍。铸造产业实现了由铸铁暖气片→球墨铸铁→毛坯件→精密加工部件→完整部件的升级。在玻璃钢产业中,拥有国内首创4个、27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项,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居国内先进,缠绕技术处于国内技术前沿;龙头企业可耐特公司生产出了世界第14台、亚洲首台烟塔合一巨型玻璃钢烟道。冀州玻璃钢产业实现了由传统的管、罐向工艺管件,再到装备制造的升级,工艺实现了由缠绕技术向柔性喷砂技术的升级。(责任编辑:w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