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枣强县红武庄小区的杜旭章是一位京东大鼓爱好者,今年65岁的他自退休起就开始潜心研习京东大鼓技艺,目前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实力“唱将”。他善于用朴实真挚、刚健稳重的演唱风格,诠释京东大鼓淳朴健康、豪放爽朗、顿挫分明的艺术特点,也经常谱写新词,将教人向善的警句、抗疫故事融入其中,传播社会正能量。
日前,记者与杜旭章取得联系,听他讲述与京东大鼓结缘的故事。
一曲动心 退休后和京东大鼓结缘
“我打小就喜欢听收音机,京东大鼓、西河大鼓和京剧等都爱听,也时常跟着哼上一段。”杜旭章告诉记者,尽管喜欢京东大鼓,但真正跟它结缘还是退休之后。“有一回听京剧,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京剧演员孟广禄就表演了一段京东大鼓,我当时特着迷,这不就是小时候听过的那个韵味儿吗?”杜旭章说,那一段表演让他念念不忘,他也是从那时候起开始深入研究京东大鼓。
经过仔细了解,杜旭章得知京东大鼓是发源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香河,北京市平谷区,天津市宝坻区等京东地区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它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便于传唱,除了演唱者左手挟铜板、右手击鼓作为主要乐器外,还以三弦和扬琴伴奏。多年来,京东大鼓在围绕宣传党的政策、讴歌先进典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杜旭章说:“知道京东大鼓还是非遗艺术之后,我就更加坚定认真研习它的心思。”
潜心研习 旧韵展新声
因衡水会唱京东大鼓的人寥寥无几,杜旭章只得自己摸索着学习。他在网络上搜集京东大鼓的演唱技巧,还找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东大鼓代表性传承人董湘昆的视频、音频以及曲谱,跟着原音学习,保证发音准确,保持传统艺术的原汁原味。因为一直爱听爱唱,又懂得乐理知识,杜旭章学得非常快,很快就把原段子唱熟了。这还不算完,这两年,他又开始练习编曲谱新词。
“现在很多传统技艺都经过了加工和改进,更加贴近现实,顺应时代变化,京东大鼓也不例外。”杜旭章重新编写唱词,将一些励志故事及党的好政策等融入其中,意在传播社会正能量。“重新为谱子填词并非易事,需要先把原来的段子唱熟了,再把原词抄录下来,根据原词的字数和曲调的音律作词重填。”杜旭章说,每创作一个新段子,他都会想上半个多月,有时入迷了,做梦都在想。他坦言虽辛苦但也乐在其中,“每当创作完成,唱起自己的曲子时,满足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去年年初,他编写的《同舟共济抗疫情》等曲目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鼓韵绵长 为当地学生及老人义务演唱
细听杜旭章演唱京东大鼓,唱腔悠远,唱词简洁,感染力十足,颇为耐听,他也因此积累了不少听众缘。
“起初,就是唱给我身边的一些亲戚朋友,后来又到公园给游园的群众们表演。时间久了,有人就建议我多走几个地方,唱给更多的人听。”这个提议令杜旭章怦然心动,“京东大鼓这个‘文化品牌’要在传承保护中创新发展,也更需要新人加入到爱好它、传播它的队伍里来。”自2019年起,杜旭章多次跟随该县文艺活动队伍前往枣强县、冀州市的敬老院,为老人们义务演出,也曾多次进校园表演。未来,杜旭章希望结识更多热爱曲艺、爱好京东大鼓的人,大家一起切磋、传唱,让这一文化瑰宝得到弘扬和传承。
本报记者 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