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紧紧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量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细化措施,推动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1.稳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紧盯“双稳”目标,克服极端不利天气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夏粮面积496.5万亩,比去年增0.8%;单产431.2公斤/亩,比去年增1%;总产214.1万吨,比去年增2%,为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坚持不懈地抓好秋粮生产,秋粮作物面积582.5万亩,比上年统计数据增7.2万亩,全年粮食丰收在望。大力发展畜牧生产,推进肉禽标准化生产和奶业振兴。截至9月底,生猪存栏达到180万头,出栏达到230万头;肉禽出栏达到3400万只,奶牛存栏达到6.9万头,奶产量22万吨。
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显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今年省下达我市改厕任务12.05万座,目前完成15.7万座,省任务完成比例130.3%。4900个有治理任务的村庄实行了“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覆盖。新增生活污水治理村庄400个,累计达到1210个;新增生活污水管控村庄新增1156个,累计达到3782个,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
3.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全市4535个应确权村有4518个村开展了确权工作,4463个村已完成确权登记,占全市应确权村的98.41%;已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84274份,颁证率达98.29%。
4.加强农业执法,维护农业生产和农资市场秩序。截至9月底,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56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810辆次,检查涉农生产经营单位1935个次,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12场次,发放执法监管告知牌、提示牌共计2000块、普法宣传挂图3000张、普法宣传手册及明白纸30000份,依法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86起,为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深化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衡水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于2020年5月13日正式成立,编批人数60人,为市农业农村局所属执法机构,以市农业农村局名义实行统一执法。机构设置科学合理,内设3个管理科室和3个执法大队,分别负责执法调度管理、法制建设与普法宣传教育、执法监督指导、种植业领域及农村宅基地违法用地等方面执法、畜牧水产领域执法、市辖区农业综合执法等工作。
(责任编辑:丹微) |